石门县第一中学是一所位于武陵山片区的省级示范性高中,学校传承历史文化,根据自身实际谋划办学定位,管理严谨、守正创新,持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提升办学品质,为国家、社会输送了一大批优秀人才,蹚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书写了县中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之卷。
在近百年文化积淀的基础上,石门一中秉承“诚朴宏毅”的校训,弘扬“严于管理、精益求精、激情满怀、开拓创新”的精神,树立“课比天大”理念,围绕“上好每一节课”目标,稳步推进常态课优质化工程,切实把学科教学转变为学科教育,打造以学生为中心、学习为主线、活动为载体的核心素养课堂。
学生朗读
清晨,石门一中的教室里,学生们正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不同于其他学校的“重点班”与“普通班”划分,这里的每个班级都由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组成,老师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享受到个性化的指导。
石门县第一中学英语老师 邓丹
对于不同层次、不同学习成绩的这些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每一名同学进行个性化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案,包括作业的布置,最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挖掘学生的潜力,帮助他们更好的实现自己的梦想。
石门县第一中学学生 陈冠升
来到石门一中,我的最初印象就是平等的氛围和关怀的风气,它没有因为成绩将人分为三六九等,保证了教育资源的平均分配,这无疑贯彻了教育的真正理念。
“平行分班”是石门一中为推动师生均衡发展一直坚持的原则,确保所有学生均衡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每个备课组、每个班级坚持均衡配备师资,均衡分配敬业爱岗、教学效果“长盛不衰”的“头雁”教师,以“头雁效应”激发整体效应,形成“头雁领飞,群雁齐追”的壮美景象。
石门县第一中学英语老师 邓丹
从我们老师来讲,就是在同样的起点下公平竞争,在最大程度上提高自己的教学教育水平和高考成绩,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
石门县第一中学学生 覃显铭
我认为平行分班最大的一个特色就是,我们每个人都不被定义为差生,我们每一个个体都处在一个相对均衡的发展环境当中,就能够更加清楚地在班级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和自己发展的空间所在。
学校通过实施平行分班制度,确保教育资源均衡分配,同时依托“青蓝工程”师徒结对项目,以多元发展、梯队建设激活教师队伍的“造血功能”,郑孝勇老师和计绍玉老师因此结缘成为师徒。作为资深教师,郑孝勇以其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深厚的学科素养,为年轻教师提供了宝贵的指导与帮助,同时,年轻教师的激情与活力也反过来激励着资深教师,形成了教学双向滋养的良性循环。
石门县第一中学语文老师 郑孝勇
年轻老师也有他们的激情,他们年轻,我们有一种反作用、一种促进,就是不断地让我们去更新教育理念,他们的这种激情和活力能够增强我们的内驱力,让我们能够紧跟年轻人的步伐。
在郑老师的悉心指导下,计老师迅速成长,不仅掌握了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方法,更在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
石门县第一中学语文老师 计绍玉
郑老师在专业知识、职业道德、教育管理等等方面都是对我倾囊而受,让我日益成长,能够自信地立于这个三尺讲台。人们都说“青出于蓝胜于蓝”,我认为青蓝之美就在于我们师徒之间不断交流、不断学习,然后不断成长。
石门一中不仅在学生学习成绩与教师专业成长上下足功夫,更是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走在前列,构建起一套多元化、全方位的教育生态,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健康、和谐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石门县第一中学心理辅导老师 吴瑜
我平时特别注意他们在考试前后是否存在过度焦虑的情况,平时也会和孩子们去聊聊天,通过日常交流去关注班级的心理健康状况。
黄晓童是一名高二的学生,曾因焦虑不安,影响了日常生活。
石门县第一中学学生 黄晓童
之前有段时间压力很大,学习成绩有所下滑,整晚的睡不着觉,也会掉头发。
在学校心理辅导师的引导下,她学会了情绪管理和时间规划的技巧,逐渐恢复了学习的动力和生活的热情。现在的他,不仅成绩优异,还积极参与学校的各种活动,变得自信和开朗。
近年来,石门一中成为北京大学二星博雅人才共育基地、清华大学等近百所“双一流”高校的优质生源基地,高考综合实力稳居全省先进水平,学考科目合格率一直为100%。先后三次获常德市教育最高奖——翦伯赞奖,2021年获常德市质量最高奖——首届市长质量奖。
石门县第一中学党委副书记 校长 向言振
石门一中坚持平行分班和因材施教相结合,启智和润心相结合,让学生充分发展、健康发展,坚持育分向育人转变,解题向解决问题转变,培养全面发展、创新发展的人才,新高考四年46名学生考入清华北大,双一流录取率50%,特殊类型上线率95%,本科上线率99%。我们将继续锚定“打开石门,引领常德,辐射湖南,走向全国”的目标,阔步前进在教育强国的道路上。
石门一中,这个孕育希望的地方,每一天都有故事发生,每一次尝试都充满了勇气与智慧。在这里,学生的学习不再是枯燥乏味的任务,而是探索未知的乐趣;教师的付出不再是单向的奉献,而是与学生共同成长的过程;而心理健康的维护,则像是无形的手,轻轻托举起一颗颗渴望飞翔的心灵。石门一中,用它的行动告诉我们,教育的意义远不止于课本,它关乎生命的宽度,更关乎灵魂的深度。
作者:杨帆 徐攀
责编:吴海燕
来源:石门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