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蓝山县紧紧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这一目标,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办学条件,扎实做好“双减”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走进大桥瑶族乡大桥学校,崭新的教学楼、漂亮的塑胶操场、宽敞大气的室内篮球场,处处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以前,学校又挤又小,很多功能室都不完善,严重制约了学校发展。为改善学校办学条件,2018年县委、县政府投入资金1600万元对原老旧学校进行“全面改薄”。如今,780余名师生用上了现代化多媒体教室、高标准塑胶操场及高大上的室内球场。
据教育部门统计,截至目前,全县已累计新改扩建校舍面积40万平方米;改造室外运动场地面积34.3572万平方米,新(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52所,新增各学段优质学位20840个;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信息化装备覆盖率达100%、互联网接入率达100%。
自2021年以来,我县还创新工作举措,将劳动教育、特色文化教育、科技创新教育融入“双减”政策中,鼓励各学校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创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让学生在大自然“活教材”中,学习劳动技能,享受田园之乐。
在楠市中心小学的厨艺学习室和美心教育室,同学们分为两组,一组负责面食制作,只见他们身着围裙、头戴厨师帽包着烧麦,忙得不亦乐乎;另一组则在上手工课,大家三三两两围坐在一起,一边在香包上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一边再把香料装进去,整个过程从最初的笨拙摸索到逐渐熟练,让他们亲手体验到了劳动的乐趣、收获的快乐。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是县委县政府持续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重要举措,是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的责任担当。下一步,我县教育部门将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要求迈着更坚定的步伐,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实的举措,加快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和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凝心聚力奋力谱写蓝山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作者:彭嘉玲 谢琛 刘文斌
责编:黄仕和
一审:欧阳翔煜
二审:王文彪
三审:吴小青
来源:蓝山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