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我家石门常打开》专栏播出的是“石”里长虹——产业经济篇特别节目:《电商“东风劲吹” 激活县域经济“一池春水”》。
近年来,我县将发展电子商务作为撬动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高标准、高质量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项目,以线上各类电商平台为载体,围绕做强本地优质产品、拓宽销售渠道、加强品牌建设,走出了一条具有石门特色的“数商兴农”电商发展之路。
初秋,微风轻拂,凉意渐显,雁池乡白泥村的百亩猕猴桃进入成熟期,阳光透过树枝,洒在圆润饱满的果实上,芳香四溢。
覃琼玉在猕猴桃基地直播
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身后的这片果园,现在所在的位置就是我们的雁池乡白泥村,这个老板姓张,他们家里种了很多的猕猴桃,就是我手上提的这个猕猴桃,有想吃猕猴桃的朋友们可以通过下方的小黄车里面下单……
只需一部手机,网络主播覃琼玉便将直播“舞台”搬到了猕猴桃基地。屏幕上,一颗颗饱满的猕猴桃瞬间吸引了众多网民围观点赞,并询问如何购买。
此外,覃琼玉还有另一个身份——石门县所街乡麻纳口村党总支书记、村主任。除了日常工作,覃琼玉都会开启直播,积极宣传家乡的特色农业产业,并以时下流行的“短视频+直播”形式推荐家乡美丽的田园风光和特色的民间美味,为家乡的农产品“代言”。
石门县所街乡麻纳口村党总支书记、村主任 覃琼玉
让优质的农产品走出乡村,走出大山,走进千家万户,不仅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还能够激发他们的积极性。目前我们主要销售的是初级农产品,现已辐射到了所街乡、雁池乡的周边村。
石门县雁池乡白泥村猕猴桃种植户 张建
我自己有十几亩,今年采摘下来的已经就接近六万斤了。我们销售主要是通过线上线下同步销售的,特别是电商,线上销售的已经达到了总产量的60%以上。
如今,电商成为乡村振兴新潮流,基层村党组织书记也纷纷“变身”助农主播,直播带货“赋能”农业产业,形成了“直播带货助农”的“雁阵”效应。
石门县所街乡麻纳口村党总支书记、村主任 覃琼玉
我们一定会立足于我们本土的优质农产品,在政府搭建的平台之上,打造“互联网+农业”模式,助力产品增销、帮助群众增收、带动产业升级。
“产业+电商”模式日趋活跃,石门县的电商产业也随之乘势而起。今年,占地1500平米的“万万臻选”农产品电商供应链工厂在石门高新区正式开始运营,通过精准对接市场需求,为消费者带来更加直观的购物体验。
主播直播带货“石门合渣”
石门合渣是我们一个地道的土家特产,土家特色菜,她的配料干干净净、简简单单,就是纯的黄豆粉,制作工艺也比较简单……
直播间内,主播正在介绍的“石门合渣”便是搭上了电商直播的“快车”,迅速走俏国内市场。每天下午五点,一辆装满“石门合渣”的快递车准时从工厂出发,真正实现了“从农田到餐桌”的完整产业链。
常德万选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万丽妮
销量的话我们现在是大概日均三千包,总销售额大概是日均三万块钱。
在80后返乡创业的新农人万丽妮看来,搭上了供应链,大家都能从中获益--借助电商平台,农户可以直接与销售、物流渠道对接,农产品销售更加便利;产地直供货源品质有保障,成本也低,对消费者也有好处。
目前,万丽妮及其团队已成功打造了石门蜂蜜、石门合渣、石门酱菜等系列产品,并通过搭建自有供应链,联络全国其他达人进行带货,提高石门农特产品的附加值,为老百姓增收致富和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常德万选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万丽妮
最近一年我们通过平台的销售,结合达人带货的这种模式,我们总销售大概是500万元,就是帮助老百姓做这种的销售,因为还有产业带动,大概是可以辐射到200人带动就业。
凭借优势资源和特色产业,石门县积极发展电商新业态,目前已建成1个高标准的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累计建成305个具备代购代销、快递收发、社区团购等功能为一体的乡村电商服务站;开辟了物流配送线路27条,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基点、辐射行政村的三级物流配送网络;累计培训各类电商人才超过3万人次,带动创业就业2000多人,先后两次获评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电商事业迈入了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激活了县域经济的“一池春水”。
石门县商务局局长 喻林熠
下一步,我县将继续优化直播电商发展环境,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助力电商园区建设提质增效,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动直播电商产业向更高水平发展,力争2024年全县网络销售达4亿元,积极探索直播电商与传统产业融合的新模式、新路径,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作者:唐小婷 覃瑾杰
责编:张黎明
来源:石门县融媒体中心
专题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