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时代丨芷江:用爱为民生幸福“加码”
芷江融媒 • 时政
2024-10-01 12:04:47

芷江融媒讯(记者 尹华 韦妹 通讯员 杨铠玮 郑勤)从衣食住行到生老病死,从最低生活保障到特困救助,民政与民生,紧密相连。近年来,芷江民政系统坚持用数据说话、用行动积极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围绕基本民生保障、基本养老服务、基层社会治理、专项事务管理,让广大群众享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

“原来的负担重,现在党的政策好,把我一家大小大人小孩都纳进去低保了,一个月有两千多块钱,全家人的生活保障没什么问题了。”楠木坪镇翁塘村的李朝贵激动地说道。

(芷江民政局工作人员走访看望李朝贵)

李朝贵今年61岁,有两个智力残疾的儿子,一个多重残疾的儿媳和一个智力残疾的孙子,家庭开支负担沉重。民政局在得知这一情况后,多次到他家中进行探访,了解家庭实际困难,在确认符合低保政策要求后,在今年6月,将他一家8口人全部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现在,李朝贵全家一个月能领到2320元救助金。

(芷江民政局负责人为李明轩进行心理辅导)

李明轩是县城荷花池小学的学生,今年6月,他父母亲在一场突如其来的灾害中不幸遇难,不到10岁的李明轩成了孤儿,与正在读大学的姐姐和外婆相依为命。芷江民政局相关股室联合乡镇工作人员经过深入调查核实,开辟绿色通道,以最快的速度为他办理了孤儿保障相关手续,从今年7月份开始,李明轩已领取到每月1150元的生活补贴。同时,民政部门还为他提供必要的教育、医疗和心理辅导等方面的支持,确保孩子能够在关爱中健康成长。

近年来,芷江民政局围绕打造“阳光救助、精准救助、温暖救助”的工作标准和目标,建立健全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协调机制,严格按照救助标准,精准实施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和儿童福利等救助保障政策,确保各类困难群众“应保尽保”、“应救尽救”。截至2024年6月,县民政部门10年来累计发放城市低保金8563.26万元、农村低保金24752.76万元,有力地保障了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海峡路社区养老服务站)

今年年初,芷江镇海峡路社区沅州新城安置区养老服务站建成并正式启动运营,服务站为社区(村)老年人提供棋牌、图书、电影、书画、书法和健身等于一体的多功能空间。同时,根据老年人的不同特点和需求,实行分类服务、个性化服务。

为不断满足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芷江民政部门积极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五社”助老服务为补充”的养老服务模式。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6个社区养老服务站,有护理床位120张;204名基本养老服务护理员,为全县488名基本养老服务对象提供心灵陪伴、简单护理等工作;投入资金38万余元,完成127户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民政部门还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把基本养老服务补贴转变成移动服务上门的形式,对失能、困难老人提供助餐、助洁、助浴服务,为老人提供卫生、饮食等保障。

芷江民政始终践行为民爱民理念,筑牢三基民生底线,为困难群众织牢兜底保障安全网,2024以来,已为全县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累计发放基本生活保障金74.234万元;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608.625万元;发放高龄补贴344.037万元。从方便群众、服务群众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工作协调”机制,“主动发现、动态管理”机制,“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正是芷江民政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理念的生动体现,他们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了老百姓的幸福指数,让困难群众享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芷江民政局负责人表示,将继续秉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宗旨,更好地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和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提高服务质量,拓展社会救助的广度和深度,严格按照救助标准,精准实施各项救助保障政策,让广大群众切实感受到国家发展带来的温暖与幸福。

责编:许敏

一审:杨艳芬

二审:许敏

三审:杨琴

来源:芷江融媒体中心

专题75华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