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方镇联)在窑湾街道罗祖殿社区,上到白发苍苍的老人,下到20多岁的年轻人,碰到50出头的社区民警王卫民都管叫“卫民哥”,他不仅是为群众服务的社区民警,也是一位退役不褪色的退役军人。
王卫民从部队转业后加入了人民警察队伍,2015年开始,王卫民担任窑湾街道罗祖殿社区的社区民警。虽然干过不少岗位,但王卫民最满意的还是自己如今的“片警”工作。用他的话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给群众办了实事,大家都惦记你。这就是社区工作的成就感,虽然微不足道却很有意义。”
社区同事们都说,在“卫民哥”的脑袋里,藏着社区矛盾纠纷化解的一万种方法:社区有事需要他,他坐几分钟,一拍脑袋,就立即有了辙儿,让人不服都不行。
今年9月初,两位农民工兄弟来到罗祖殿社区反映情况,2023年他们在辖区某建筑工地干装修工程,工程结束后,多次向承包商讨要工资都没有得到回应。“卫民哥”了解到情况后,一边稳定他们的情绪,一边联系该工程相关人员开展化解工作。在调解过程中,“卫民哥”以农民工合法权益为出发点,以社区和谐氛围为辅,对双方当事人进行入情入理的分析、协调劝解,同时,告知工程承包方如拒不支付劳动报酬需要承担的法律后果,最终工程承包方当即把工资付给了两位农民工兄弟,成功化解此次矛盾纠纷。
“卫民哥”非常关心失足群体,罗祖殿社区的社康社戒人员胡女士,独自一人带着女儿生活,社区戒毒期满后,她表现很好再未沾染毒品,但一直找不到工作,“卫民哥”知道情况后多方联系,帮其找到了一个加油站的工作,胡女士上岗后拿到第一个月的工资,高兴地买了水果来感谢“卫民哥”,“卫民哥”婉拒说:“礼物我就不收了,只要你能彻底戒除毒瘾,重新融入社会,也就是对我最好的回报。”
王卫民在平时聊天时总是说:“部队打胜仗,群众是靠山。”来到罗祖殿社区工作后,他发现要搞好社区警务,“靠山”也是群众。如果居民群众都能积极参与社区管理,那就没有什么事情办不成了。罗祖殿社区是老城区,流动人口多、社会治安治理较困难,面对这些棘手的问题,王卫民从心里着急,为此,“卫民哥”着手组建社区义务巡逻队,并积极发挥居民小组长、楼栋长的作用,他还经常向居民群众开展法律、禁毒等知识培训,引导广大居民群众都参与到社区平安建设中来。
“片警”干久了,王卫民感觉自己像钉子一样“钉”在了社区,就像他经常念叨的,群众利益无小事,基层工作者要始终将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他是这样说的也一直是这样做的。
作者:方镇联
责编:梅晓蕾
来源:窑湾街道—罗祖殿社区
专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