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教师节丨庆祝大会上 听这些蕴藏教育力量的声音
掌上汨罗 • 新闻
2024-09-10 13:05:27

汨罗融媒体讯(记者 张慧 周敏)9月10日,汨罗市举行教师节庆祝大会,集中表彰第十三届“名师”、第十一届“师德标兵”、第十届“十佳班主任”、“耕耘奉献奖”获得者、“尊师重教”乡友乡贤和先进单位、“市教育基金会乡镇专项教育基金“先进单位以及“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先进个人和先进单位。

他们以爱心为舟,担当为帆,为新时代汨罗素质教育扬帆远航默默奉献。他们中既有躬身一线的基层教师,也有身怀理想的教育管理者,还有关心家乡教育事业的乡友乡贤,他们是新时代汨罗素质教育的践行者、响应者。今天,他们齐聚一堂,共庆教师节,共叙教育情。让我们一起聆听他们与教育相伴的动人故事,感受教育的力量与温度。

汨罗市一中校长 冯丁伟:以“正行”“初心”“使命”, 践行教育生涯的行与知

汨罗市一中校长冯丁伟发言

用“正行”“初心”“使命”三个关键词,分享我在教育生涯中的行与知。做实小事,于平常中正行。参加工作35年来,工作日无一日未着正装,参加大小会议、活动,从不迟到、早退,不接打电话,坚持深入教室、寝室、食堂,行走在师生中,是对职业的尊重,对别人的尊重,更是以此正身、正行、正心。

不忘初心,视教育为己任。从高考填报唯一志愿“师范”开始,35年教育生涯,无论场域变化,还是角色转变,唯一不变的是对教育人身份的认同感。我始终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在评优选好、职称评定、干部选拔等方面从不徇私,任人唯贤,对教师专业成长和学校发展负责。

面对学生,时常感怀。幼时的成长经历提醒着我,要更多一点关注特殊学生。2016年60周年校庆之际,我号召一中校友成立汨罗一中求索助学基金会。八年来,不断壮大基金会,除国家资助外,每年有近100万元用于助学,用爱助推家庭暂时困难学子的成才。

如何办出有特色、有格局的学校?我认为,一是有适合自身实际的办学理念和制度体系,二是立足学生的长远发展,为其未来续航。教育是写在民生工程上的鸿篇巨制,绝非一人之力,一校之功,我们将奋楫笃行,接续奋斗,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弘扬教育家精神,以“落实三个理念,实现三个愿景”为使命,做有情怀的教育人,办有格局的学校,成就有理想的教育。

新市街小学教师  许芳:当好爱的使者 耕耘在汨罗教育沃土  

新市街小学教师许芳发言

能够在汨罗这片教育沃土上耕耘,我们是幸福的。这里有尊师重教、开拓进取的浓厚工作氛围,这里有极富情怀、积极向上的教育管理团队,这里有创新创造、善作善成的自我展示舞台。

能够在汨罗这片教育沃土上探索,我们是幸运的。陪伴孩子们共同经历从幼稚到逐渐成熟的生命历程,体验着成长的艰辛与欢乐,在新时代素质教育的探索中,不断迸发的创新火花,不断涌现的改革激情,幸运地捕捉到人生美好与时代价值。

25年的教师生涯,我一直努力当好爱的使者,用温暖的爱换取真挚的情。 “全国优秀教师”这个莫大的荣誉,离不开领导的关心、同事的帮助、学生的努力,这也是我人生的崭新起点。我将以更加奋进的姿态,虚心学习,潜心教书,用心育人,为新时代汨罗素质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白水镇越江学校教师  陈晓:扎根乡村育桃李  奉献韶华铸师魂

白水镇越江学校教师陈晓发言

1991年夏天,收到岳阳师范学校录取通知后,教师这一职业便选择了我,我便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这八个大字更是深深印在我的脑海、刻进我的生命。   

30年来,我始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一直坚守农村教育一线,曾在玉池山上工作过,到新化县的贫困山区支教过,还到镇上偏远村小交流过。我一直严守“以高度责任心站稳三尺讲台”的行为准则,无论条件多么艰苦、任务多么繁重,也不管远离亲人多久,从不请假,每一节课精心准备、提前候课,力求每一位孩子都有收获。

我是一个来自农村的孩子,是儿时的老师成就了我,最大的梦想就是让农村孩子享有更好的教育。在自己学习成长的同时,我会倾尽全力帮助青年教师成长,除了上示范课,在课后与他们一起备课、研学、写作,鼓励支持参加教学竞赛,并给予最大的帮助和指导,看到他们竞赛获奖、论文刊发,甚至成为各级名师、骨干教师,我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

让更多农村孩子上大学、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是市委、市政府的殷切期望,也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将继续扎根农村、奉献韶华,栉风沐雨传薪火,熔铸师魂天地间!

荣元华美达酒店董事长 吴迪:用微薄之力凝聚成办好教育的磅礴伟力

 荣元华美达酒店董事长吴迪发言

在第40个教师节,能够作为爱心助学企业代表在这里发言,我感到无比的荣幸和激动。作为土生土长的汨罗人,多年来,我一直关注家乡教育事业发展。

作为一名企业界人士,在努力发展企业的同时,我始终牢记自己的社会责任,积极投身公益事业,2020-2024年对教育事业共捐赠400余万元。我希望通过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能够为孩子们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能够为老师们减轻生活负担,能够为家乡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教育需要持之以恒地投入和付出,我将一如既往支持教育,尽我所能将更多资源投入教育。同时呼吁更多的企业界朋友加入到关心教育、支持教育的行列中来,共同用微薄之力凝聚成办好教育的磅礴伟力,用我们的爱心为孩子们撑起一片蓝天,为汨罗的教育事业贡献更多力量!

一审:柳勤进

二审:游   岚

三审:张   为

作者:张慧 周敏

责编:游岚

来源:汨罗市融媒体中心

专题庆祝第40个教师节专题报道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