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华街道:以扁平化治理解锁新城长治密码
最爱大雨湖 • 要闻
2024-08-20 15:26:29

雨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张襦心)近年来,九华街道以党建为引领,培育“新九华人 兴九华城”文化底蕴,纵深推进扁平化治理落地见效。聚焦“选优、实干、共管”,街社干部、派出街民警走区块、联点到户,融合推动“多元治理”,切实为基层减负、为治理赋能,力促“新队伍、新活力、新风尚、新家园”建设迈上新台阶。

聚焦选优,精耕三块“责任田”

以党建引领为抓手,打造多方主体参与治理新格局,激发新城治理新活力,建设居民喜闻乐见的“幸福海”。

管理精细化,划区分块增效力。街道党工委着力以固本强基、减负增效为目标,科学划分治理单元,进一步疏通“纵深到底、全面覆盖”的治理脉络,精准服务好46个区块的居民群众,做到信息采集准、民情收集准、资源整合准、区块服务准。

培育“领头雁”,择优配强添动力。深化党建、综治、自治、服务“四网融合”,建强基层治理队伍,以区块为蓝本,进一步划定小区治理职责任务,建立“属地清单”“责任清单”,明确重点事项的主体责任、配合责任,实现综合统筹、运转高效。引导鼓励支持党员广泛参与,将“红色细胞”延伸到基层末梢,构建“发现、反映、解决、反馈”问题的闭环机制,解决居民群众“小事”,锻造“硬核”力量为基层治理提质赋能。

船形山社区661区块治理员协调解决下水道阻塞问题,获居民点赞。

充实“智囊团”,聚能培优赋活力。线上依托千年雨湖智慧平台、居民企业微信群、居民服务热线;线下借助民情恳谈会、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向居民群众征集基层治理“金点子”。用活宣传活动载体,统筹开展常态化培训,帮助区块治理队伍熟悉工作要求、流程、方法,提升履职能力与水平。邀请优秀区块治理员开展经验交流分享10余次。

聚焦实干,织密三张“近邻网”

全面铺开上传下达、反应诉求、凝心聚力、服务群众“四张网”,推动“红色队伍”履职尽责。

当好政策宣传员,党的声音深入人心。“养老保险是一项惠民好事,关乎您切身利益。”“骑电动车要戴头盔,要遵守交通规则呀!”九华街道“红色”队伍走街串巷,用最通俗的语言把惠民政策传递给居民群众,以“接地气”的方式向群众讲通、讲透,让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一线落地生根。

九华街道区块治理员与志愿者队伍下户走访收集群众意见建议。

当好民意联络员,急难愁盼及时解决。延伸基层治理“触角”,健全矛盾排查体系,畅通“民情恳谈会”“周四夜话”等议事渠道,梳理居民需求清单,形成“收集—协商—落实—反馈”的闭环处理机制。今年来,召开民情恳谈会140余次,走访居民2143户,全力推动解决居民群众各类问题240余起。

当好安全勤务员,风险隐患提前防范。精准联户、精确到人,将联户走访架构在居民微信群、公示栏进行公开,让联户有方向,群众遇事有人找。结合区块治理员自身资源特长,组建志愿服务队,广泛参与防溺水巡防、森林防灭火应急救援、安全生产排查、治安巡逻防控、未成年人保护、人居环境提升等重点工作中来。

开展防溺水巡防。

聚焦共治,激活三项“源动力”

探索减负赋能、多元协同,通过党员带头、能人示范、熟人活跃的多方联合发力,绘好基层社会共治“同心圆”。

破解“小马拉大车”。九华街道率先取消社区干部“坐班制”,取消社区不应承担或者没有能力承担的工作事项57项,精简5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挂牌100余块。街道领导班子带任务、带图纸、带方案联区块“走找想促”,推动自治队伍往区块聚集,梯次选定46名治理员,配强404名协理员以及13名监督员,有效延伸为民服务的队伍力量和精力。

优化服务机制。积极吸收民警、物业服务企业、“五老人员”“三类人才”等个人和团体,将组织、政法、应急、民政、城管等职能部门与扁平化治理有效融合,组建7个常备队伍(新时代宣讲、爱心助学、卫生环保、医疗、结对帮扶、司法服务、文娱志愿服务队),搭建“7+N”志愿服务平台,覆盖各类服务需求。

强化配套功能。合理利用地理位置好、驻街单位多的优势,结合共驻共建,引导辖区内各经营主体发挥所长,在文化休闲、餐饮消费、卫生健康等方面给予治理员、协理员鼓励,定制专属“服务套餐”,紧密对接居民服务需求,营造全社会支持治理员、协理员履职的良好氛围。开展“读书日”等志愿服务活动189场次,以“我们的节日”等为主线,组织开展读书会、纳凉节、广场舞等文艺演出等系列活动50余场,不断提升民生温度和群众满意度。

作者:张襦心

责编:易阳思

来源:九华街道

专题专栏丨扁平化治理改革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