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江融媒讯(通讯员 李泽召)芷江政法系统围绕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加快县域经济健康发展,以开展“进园区、联商会、访企业、解难题”和干部结对帮扶市场主体活动为载体,聚焦企业、商户走访,坚持以企业、商户需求为导向,强化法治保障,摸清企业需求、精准施策,为企业开展“法治体检”,提供精准法治服务,助推优化营商环境。
(走访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
建立常态化政企沟通机制,与企业“贴心”。加强与县工商联常态化联系,根据工商联制定的《芷江侗族自治县关于开展干部结对帮扶市场主体行动实施方案》文件精神,将帮扶市场主体和政法系统走访企业、商会和协会活动相结合,积极开展主动上门问需求、实地走访送服务、精准对接促发展活动。建立每月走访机制,开展送政策上门进企业精准对接,实地查看生产经营现状,详细询问企业、商户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从法治角度综合分析研判,逐项解决销号。今年以来,全县政法各单位走访企业72家,个体工商户230户,收集汇总意见建议35条,政法各单位累计为35家民营企业进行了公益法治体检,开展法治宣传12次,梳理法律风险17个,提出法律意见建议23条,协助企业依法依规申请政策支持5件,有效助力民营企业发展。
(开展政企“面对面”活动)
搭建高效政企联系平台,让企业“舒心”。合理配置园区基本公共法律服务资源,优化园区大厅公共法律服务,建强基本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制定印发《关于开展“五新四城·法治护航”推进公共法律服务进园区工作方案》,推行“企业家接待日”制度,在产业开发区设立“涉企接访窗口”,县司法局组织律师、公证、人民调解等定期进驻开展法律服务工作,每周不少于三次。今年5月,组织开展了政企“面对面”活动,召开了“法治护航 问需企业”专题座谈会,政法各单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及15家企业代表共同对企业建设情况进行座谈,面对面共促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开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宣传)
畅通企业问题反映渠道,助企业“安心”。充分利用12348法律服务热线、如法网、湘易办等平台,广泛宣传司法行政及相关单位工作职能和法律服务事项,切实提供更多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建立服务企业“绿色通道”,通过政法各单位每月走访企业,第一时间掌握、受理、解决影响企业发展的问题。建立问题台账,对征集到的问题,进行集中研判会诊,确保企业提出的问题做到件件有答复,事事有回音。芷江群达塑料厂、良宇塑料厂与芷江工业集中区管委会签订了工业项目投资协议。按照协议内容,应按照厂房建设进度给予退返投资建设进度奖励金。由于种种原因,相关奖补资金一直未到位。芷江县委政法委在企业走访过程中得知此情况后,多次召开调度会议,协调财政、产业开发区、工信等部门兑现奖补资金80余万元。
(协调解决企业困难)
打造公平公正法治环境,让企业“放心”。芷江政法各单位聚焦提升服务效能,助力企业高质量健康发展。一是提升服务效能,助力企业高质量健康发展。全面推行首问负责、限时办结、服务承诺等制度,坚决做到马上办就近办、网上办、异地办,急事急办、特事特办,把“只跑一次”落到实处。全力服务企业及群众办证需求。年内共延时办理证件643件,为18名特殊人员启动急事急办的“绿色通道”,为184名游客办理了边境旅游专用,加急办理27件,为12家新开办企业刻制印章12枚,为群众和企业节约成本5万余元。规范各类涉企行政行为,提高执法透明度和公信力,稳妥处理涉企案件。二是强化作风建设,全力保障企业安全生产。坚持“打防结合,以防为主”的工作思路,广泛发动企业内部机构参与治安防范工作,大力推进平安企业建设。年内开展普法进企业27场次,安全检查128家次,发现、整改各类安全生产隐患3处。年内共排查化解涉企矛盾纠纷17件,共同开展演练训练1场次。三是打击涉企犯罪,全力维护企业合法利益。聚焦破坏经济、民生利益等违法犯罪,坚持快受案、快勘查、快研判、快抓捕、快侦办、快挽损“六快”机制,全力维护辖区企业的切身利益,不断提升企业、群众获得感、安全感和满意度。年内共侦办经济犯罪案件7起,挽回经济损失4000余万元。
责编:阳蕙鸿
一审:石曦浩
二审:阳蕙鸿
三审:明毅
来源:芷江融媒体中心
专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