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三下乡”:大学生寻访长征路上红色桥梁
湖南教育发布 • 高教
2024-07-15 00:14:09

7月12日至13日,长沙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桥梁工程系30余名师生先后来到郴州市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瑶族村、宜章县赤石村,寻访红军长征路上的桥梁,传承红色基因,见证乡村巨变。

汝城,是中央红军长征进入湖南的第一站,也是“半条被子”的故事发生地。1934年11月,红军长征途经汝城县沙洲瑶族村,3名女红军借宿在村民徐解秀家中,临走时,她们把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留给了徐解秀。

“此后,徐解秀经常到河边村口张望。盼望红军归来。如今,当地政府建设了一座新桥,命名为‘望军桥’,以此来铭记革命历史。”长沙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王海川老师为学生现场讲解道。

师生代表走访徐解秀老人家时,从其孙子朱小红口中了解到,近年来,他们家已经通过红色旅游产业,过上了幸福的日子,光农家乐饭店每年的收入就不少。朱小红介绍,汝郴高速公路文明特大桥的建成,更是给革命老区人民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地的水果、蔬菜等农特产品远销广东等地,乡村面貌焕然一新,村民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望军桥不远处便是汝郴高速公路,文明特大桥是其控制性工程。在文明特大桥的建设过程中,长沙理工大学杨美良教授及其团队运用现代施工监测技术,对大桥的施工环节进行严格把控,确保大桥的施工质量和安全。“这是一座墩高和跨数在国内都较为罕见的多跨高墩刚构桥,桥隧相接,施工难度极大,该桥于2013年获国家优质工程鲁班奖。”杨美良教授介绍。

“望军桥见证了长征路上军民的鱼水情深,如今新建的文明特大桥,是新时代发展的缩影,两者在各自的时空中都承载着深刻的意义,共同绘就了时代进步的壮丽画卷。作为当代青年学者,我们要传承好这样的红色桥梁精神,讲好这些红色桥梁故事。”长沙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戴理朝老师激励同学们。

活动期间,师生们还参观了宜章县赤石大桥。据介绍,在大桥建设过程中,长沙理工大学颜东煌教授带领团队进行施工控制工作,解决了高塔大悬臂主梁安全控制、中跨合龙顶推控制等多项难题,为大桥的高精度合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据了解,长沙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师生自2021年开展红色桥梁寻访活动以来,累计组建队伍200余支,挖掘红色桥梁故事100余个。

作者:吴冠村 通讯员:彭怡峰 郑珍

责编:刘丹

来源:湖南教育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