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回忆!汨罗江畔的红色风云
掌上汨罗 • 新闻
2021-03-23 13:31:15

编者按 汨罗,是一片古老神奇的土地,更是一方革命的热土。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解放战争直至新中国成立,汨罗江畔人民热情投身革命,为伟大的信仰不懈奋斗、直至英勇献身,其中被追认为革命烈士的有918人。“汨罗有史料可证的第一个共产党员是谁?”“汨罗境内第一个党支部在哪”“从汨罗走出的革命者都经历了哪些战斗?建立了怎样的功勋?”“是谁,第一个从士兵成长为将军?”……近日,汨罗高级教师”云之君“依据《汨罗市志》大事记、以及搜索的人物小传素材,运用《资治通鉴》编年体的笔法,撰写了《世纪回忆!汨罗江畔的红色风云》。汨罗融媒体特此编发,以飨读者。让我们一起来掀开汨罗江两岸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吧!

世纪回忆!汨罗江畔的红色风云

汨罗,这片古老神奇的土地,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任弼时同志的故乡,是“骆驼精神”的起点和重要支点。在中国新民主主义中,涌现了以任弼时为代表的一大批革命志士,他们投身革命,加入中国共产党,献身于为中国人民谋解放的伟大事业,抛头颅、洒热血,为建立新中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919年,在伟大的五四运动中,少年任弼时就在长沙参加爱国活动,接触马克思主义。同时,汨罗各地也积极行动,声援五四运动,境内新市、长乐、新开市等地纷纷成立了“国货维持会”“救国十人团”等组织,提倡国货,抵制日货,反对卖国的“二十一条”。这一年,汨罗任理、欧阳叔等6人前往法国勤工俭学,寻求马克思主义真理。任理,汨罗塾塘人,1922年在法国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旅欧支部成员。后入莫斯科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学习,归国后参加了北伐战争,不幸因病早逝。

1921年,高家坊任树德经毛泽东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这是史料可证的汨罗最早入党的中共党员。其后,任树德与毛泽东、刘少奇、李立三等成为湖南工人运动的领导人,为革命积劳成疾,不幸英年早逝。

任作民夫妇与任弼时夫妇

同年,任弼时与汨罗熟塘任作民一起赴莫斯科东方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学习,并于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其后,任弼时成长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任作民在苏联就被共产国际指派到远东领导工人运动,回国后曾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办公室负责人、中共山东省委书记、湖南特委书记、后奉调延安担任中共中央西北局秘书长,因积劳成疾,病逝于延安。

1926年,汨罗丰仓黄福生、熟塘王月贞(女)、黄文凯等,接受中共湖南执委派遣回家乡开展工农革命运动。黄福生在‘马日事变”后被捕,英勇就义,葬于神鼎山;王月贞“马日事变”后到武汉、常德等地从事党的地下活动,后被捕,面对反动派威逼利诱,严刑拷打,坚贞不屈,视死如归,并在刑场上高呼“共产党员是杀不尽的”,令刽子手胆战心惊。王月贞牺牲时年仅21岁,死后葬常德德山孤峰岭(现烈士陵园)。

1928年7月,汨罗长乐共产党员聂次荫受党指示在智峰山一带开展革命活动,为红军筹措经费,创建了汨罗境内第一个党支部——中共山阳冲支部。并于次年组织了洪家洞、向家洞、兰家洞武装暴动。聂次荫后担任中共湘阴县委书记,为保卫苏区,创建了湘阴县游击大队,配合红十六军团活动。

1929年3月,中共湘阴县委在平江岑川成立后移住兰家洞。

1930年5月,湘阴县第一区苏维埃政府在兰家洞成立,

7月,红三军团攻克岳阳后回师长乐街,湘阴县革命委员会移住长乐街;8月,红十六军在南渡桥击溃来犯的国民党部队。同月,中共湘北特委自平江迁入长乐。10月,在长乐成立了苏维埃政府,接着完成了以长乐为中心的土地改革,同时组建赤卫师,配合红十六军作战。

1931年1月,国民党派重兵围剿境内苏区,苏区广大党员、干部、赤卫队员同敌人浴血奋战。其中,担任第二区苏维埃主席的汨罗长乐籍共产党员王升庆率领赤卫军转战于长乐、智峰、南渡、新市等地,屡创顽敌,建立奇功。3月,境内苏区终因敌我力量悬殊,全境失陷,县委书记聂次荫不幸被捕,惨遭酷刑,英勇就义。第二区苏维埃主席王升庆被叛徒出卖被捕后就义。在白水段开展扩建苏区工作的共产党员蓝泽被捕后牺牲。在武昌庙任中共武昌庙支部书记的伏良成在战斗中牺牲……境内苏区共有一千多革命群众被杀害。

在敌人的屠刀面前,境内人民没有屈服,掩埋好战友的尸体,又继续战斗。兰家、智峰、长乐等地一大批中青年加入红军,跟随部队南征北战,为中国革命奋斗终身。其中,长乐的游拓龙、游凯父子先后加入革命队伍。父亲游拓龙在土地革命中牺牲;儿子游凯早期在长乐一带开展抗日游击战,抗战胜利后到延安,参加了延安保卫战,1948年任西北野战军某部团长,在战斗中壮烈牺牲。白水的宋至平,1949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黔东纵队司令员兼政委,在指挥作战中不幸牺牲。大荆敖德胜参加红军后身经百战,四次身负重伤,先后荣获八一勋章,独立勋章、解放勋章各1枚。兰家洞的梁金华、长乐的吴咏湘,分别于15岁、16岁参加红军,他们从红军士兵成长为人民解放军的将军,身经百战,1955年均被授予少将军衔。

1933年11月,共产党员左磊钦化名回乡从事革命活动。策划营救关押在湘阴监狱中的50余名共产党人和苏区干部,后因监内泄密而失败,左磊钦被告国民党悬赏捉拿。左磊钦,蓝家洞人,身长力猛,1926年就参加革命,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担任湘阴县赤卫师师长,期后,率部配合红十六军参加汨罗、桃林、寒婆坳等战斗,屡建战功。

1937年,境内党组织相继恢复,至1938年4月,在长乐街再次建立中共湘阴县委,担负起在境内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历史使命。

抗日战争期间,湘阴党组织积极响应党的号召,配合支持驻守境内的国民党抗日部队,境内群众也自发起来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殊死搏斗。长乐王保生等13人用刀、斧等和日军拚杀,全部壮烈牺牲。楚塘范庆和有意将日军带入国军伏击区,与50多余鬼子同归于尽。楚塘湛茂点等14人沿铁路线和鬼子打游击,歼灭日伪军98人,缴获枪支百余支。汨罗夹城村民曹百万只身一人打死一名荷枪实弹、耀武扬威的鬼子军官。

(资料图)

第二次长沙会战后,中国军队胜利回城。

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湖南人民抗日救国军第六支队司令员杨宗胜率部进入汨罗境内,在神鼎山、白鹤洞一带进行抗日活动。5月,在白鹤洞成立抗日民主政府,把境内抗日斗争推向高潮。杨宗胜,汨罗武昌庙人,是一个从士兵到将军的传奇英雄。1930年6月,年仅15岁的杨宗胜自告奋勇为彭德怀攻打长沙作向导,从此加入红军,参加了秋收起义,反围剿斗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等;建国后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副司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协副主席等职。

在伟大的解放战争中,汨罗境内的人民革命热情继续高涨,1946年1—7月,龙瓒、李同文先后受中共中央中原局的派遣到玉池山区恢复发展中共地下组织,先后建立双狮洞、牛尾冲等4个党支部,领导和组织区域内广大人民群众参加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爱国民主活动,并开展打击国民党军的游击战争。龙瓒,汨罗丰仓龙家坳人,1926年投身贺龙部队任副团长,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在武昌不幸被捕入狱,越狱成功后潜回家乡继续从事革命活动。1949年5月任湘阴县工委副书记,湘北人民自救军司令兼政委,7月,成功策反时任国民党湘阴县县长吴剑真,湘阴和平解放。吴剑真,汨罗铜盆人,解放前任国民党湘阴县县长,1949年7月25日通电全省,宣布湘阴和平解放。

(资料图)

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湖南抗战文化运动蓬勃发展。这是当时湖南出版的抗日刊物。

从大革命时期至解放战争时期,汨罗境内许多人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其中被追认为革命烈士的有918人。汨罗,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滔滔的汨罗江水,永远流不走这一串串红色的记忆。

历史文化名江——汨罗江

作者:云之君

责编:张咪

来源:汨罗市融媒体中心

专题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