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春时节,经历几场细雨的大义镇东方红村空气格外清新。走进位于该村的“稻蛙共养”基地,可谓“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眼下正值青蛙产卵后管护的季节,青山环抱之中,绿油油的稻田上覆盖了薄薄的纱网,纱网底下便是青蛙的家园,众多的青蛙密密麻麻的栖息在稻田。
“稻蛙共养”产业项目是大义镇东方红村集体综合产业项目之一。2020年,该村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农林专业合作社,投资40余万元,组织周边群众以土地和劳动力入股,流转土地35亩,发展“蛙稻共养”产业,去年的总产值便达到了60万元,为村集体经济增收近万元。今年,基地的青蛙将在7月份左右上市,预计亩产2000斤,按每斤13元的价格计算,今年的产值估计在90万元左右。
“现在人们都很注重饮食健康,绿色食品很受青睐。”东方红村党支部书记、致富带头人龙熙胜介绍,“稻蛙共养”模式是种植业和水产养殖业的有机结合,稻田可以为青蛙提供良好的栖息场所,青蛙是稻田里的捕虫能手,它的粪便又可以补充水稻养分,现成了很好的良性循环。因为水稻和青蛙混养,所以既不洒农药,也不上化肥,完全是无公害的,产出的粮食口感非常好,虽然亩产才300斤,但是完全供不应求,价格也可观,深受市场欢迎。
“稻蛙共养”基地自开工建设以来,修蛙池、建围网、清理水沟、喂食、除草、捉蛙等工作都优先考虑当地的贫困家庭、老年人以及闲置劳动力,为他们提供就近务工的机会,也带来了一笔不少的收益。
“我这个身体条件,在家门口就能挣钱,以前想都没想过,幸福来得太突然了。”一纸聘书,该村残疾村民钟水根被合作社主动邀请到基地养殖青蛙,每月工资2400元,加上他以土地入股的分红,2020年,钟水根的年收入达到3万多元,说起这些,钟水根乐得合不拢嘴。
“今年鱼类、鸡鸭、青蛙、藏香猪等养殖项目,以及农家乐餐饮、农产品加工、竹制品加工、乡村住宿等项目都以村集体合作社模式运作起来了,部分项目已经建成投产,村民们入股的积极性很高。这些产业项目可为村民提供数十个就业岗位,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10万元。”望着眼前的“稻蛙共养”基地,龙熙胜对未来充满了信心。(记者 钟杰 刘喜)
责编:徐霞
来源:耒阳市融媒体中心
专题
专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