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遇非遗 文化共传承 2024年岳阳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展示展演活动在汨罗举办
掌上汨罗 • 新闻
2024-06-10 21:19:09

汨罗融媒体讯(记者 张慧 刘晓元 姚望 夏凡)在全国第19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之际,6月8日-10日,2024年岳阳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端午遇非遗·文化共传承“宣传展示展演活动在汨罗市屈子文化园举行,集中展示展演了汨罗花鼓戏、打倡、巴陵戏、踩高跷、岳州窑、漆扇、岳阳剪纸、长乐甜酒、汨罗香囊、牛角粽子制作等32个省内优秀非遗项目,游客在观展、体验中深度感受非遗之美。

全方位展非遗之美

全国第19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为“保护传承非遗 赓续历史文脉 谱写时代华章”,2024年岳阳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端午遇非遗·文化共传承“宣传展示展演活动集中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岳阳市非遗保护成果,营造非遗保护的良好社会氛围。

文艺展演

活动采取“非遗进景区”的方式,设立了汨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组织了巴陵戏、洞庭渔歌、云山山歌、华容夹叶点子、平江花灯戏、打倡、刘氏健身武术“游龙十八式”、长乐山歌、汨罗花鼓戏等展演项目,开展了长乐抬阁故事会、旱地龙舟民俗展演,通过动静结合的展览、展演、体验等方式,多形式传播岳阳地区非遗文化。

学子体验祭屈

“我们多方组织、精心布展,全方位展示岳阳地区非遗项目技艺和非遗保护成果,让更多市民朋友在传统节日感受非遗魅力,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的非遗保护意识。”汨罗市文化馆工作人员介绍。

四方客赶非遗大集

“用大拇指,找到一个平衡点,慢慢推。”在屈子书院东厅太史厅,岳州窑陶瓷行业协会会长董必佳正在指导游客制作岳州窑陶器。岳州窑是唐代陆羽《茶经》中记载的六大青瓷名窑之一,始于汉,盛于唐,岳州窑烧制技艺2016年由省政府批准公布为湖南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岳州窑陶瓷行业协会会长董必佳指导游客制陶

董必佳娓娓讲述着岳阳窑的历史地位和文化内涵,自豪地说,“岳州窑有四个之最,即最早的青瓷,最早使用匣钵腹烧,最早的官窑,最早的釉下彩。”

来自广州的游客叶丁豪正专心致志地捏陶,表示每年回老家汨罗都会来屈子文化园转一转,“陶艺制作过程很有趣,也学习到了陶艺知识,非遗文化博大精深,年轻人要多看多学多传播。”

游客观看汨罗川山毛笔制作

节日里的屈子文化园人来人往,热闹非凡。来自岳阳及周边地区的游客穿梭在一个个展台前,或饶有兴致地观看川山毛笔制作过程,了解毛笔是如何从原材料到书写工具的;或举起相机拍摄巴陵插花,感受传统插花的自然美和意境美;或驻足在舞台前,观看花鼓戏、听渔歌,感受湖湘人民的生活热情;或驻足美食展台,品尝美味豆干、长乐甜酒,感受舌尖上的非遗……现场游客纷纷表示,“零距离地感受到了湖湘地区深厚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不虚此行!”

多举措传非遗文化

“真美!香味沁人心脾!”每一个来到汨罗香囊展台的游客都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展台上陈列有香囊、香锤、香片等产品,每个产品有十余道工序,每一句诗词皆来自屈原诗句,每一味香草皆可溯源至《楚辞》,处处彰显着汨罗香囊的不一样。

戴芸伊向游客介绍汨罗香囊文化

“屈原是历史上第一位有姓名的写下佩戴香囊的诗人,‘扈江离与辟止兮,纫秋兰以为佩。’ 汨罗香囊是东方生活美学的原点。”汨罗香囊非遗传承人戴芸伊总是笑意盈盈地给来者讲述香囊背后的故事,“汨罗香囊制作技艺”于2023年入选第六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当下,戴芸伊正在开发非遗+项目,把香囊制作品牌化,同时进行原创作品版权登记,开发香氛产品,融入更广阔的生活空间,多形式进行文化推广。目前,“汨罗香囊制作技艺”体验活动已经走进学校、社区、景区,超10万人近距离感受这一非遗文化。戴芸伊期待着,“希望有一天香囊文化能走向世界,通过汨罗香囊让世人了解屈原至洁的芳香世界。”

非遗“打倡”展演

目前,汨罗市共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0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5项,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7项,创建了1个市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同时,汨罗积极参与省、市、县非遗宣传展示活动,持续开展非遗“进校园、进景区、进乡村、进企业”活动,持续打造汨罗本土非遗活动品牌,培育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关注和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

一审:柳勤进

二审:刘晓元

三审:杨剑波

作者:张慧 刘晓元 姚望 夏凡

责编:刘晓元

来源:汨罗市融媒体中心

专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专题文化中国行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