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高温和干旱,这份指南请收好!
新邵东 • 邵东新闻
2024-05-20 08:52:10
第16个全国防灾减灾日
人人讲安全 个个应急会
——着力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

高温、热浪—酷暑高温、人体疾病、灼伤、作物避暑
干旱—农业、林业、草原的旱灾,工业、城市、农村缺水
高温灾害主要是气温太高而引起人员、动植物不能适应的现象。气温达到或者超过35℃以上时称为高温,达到或超过37℃以上时称酷暑。连续高温酷暑会使人体不能适应而影响生理、心理甚至引发疾病或死亡。
·不宜冷水洗澡,以防寒气入侵患病;
·驾驶员要保证充足睡眠,以防引起交通事故;
·宜吃咸食,多饮凉茶、绿豆汤等,以补充水分盐分;
·适量锻炼,以提高适应高温环境的能力;
·安装空调、电扇,以改善室内闷热环境。但要防“空调病”电扇也不能长时间吹,以防身体局部受寒。
·推广抗旱技术,做到科学抗旱。
·节水灌溉,根据水源情况种植农作物,多种耐旱作物。
·打深井、建水柜、筑塘坝、截潜流、掏山泉,建设应急抗旱工程,努力增加水资源的有效供给。
·及时报告,有序撤离;
·使用沾湿的毛巾或衣物遮住口鼻;
·逆风逃生,切不可顺风逃生;
·要快速向山下跑,切忌往山上跑;
·无路可退时,可将周围的草割掉,形成避火隔离带;
·躲避不及时,应选在附近没有可燃物的平地卧地避烟,切记不可选择低洼地或坑洞。
责编:彭月娥
来源:邵东市应急管理局
专题
专题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