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沉浸在《中国女劳模》这本专著中,刚拿起这本书前我没有任何预期,心想着只是随手看看,却没想到书中讲述的一个个女劳模的故事会深深地震撼到我。
女劳模们的故事充满了力量和勇气,在她们身上我看到了女性的坚韧、聪慧和担当。她们的故事不仅仅是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更让我们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每一个女劳模都以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女性的力量无穷,只要我们愿意去努力,就能在逆境中获得胜利。
以前大家总用“有付出才有收获”来鼓励和宣扬那些勤劳肯干的人,自从看了《中国女劳模》,我又悟出了另外一种说法“收获总比付出多”,从另一个角度诠释了付出的重要性。先谈自己的收获,从收获中去追溯自己的付出,这样,大家从心理上更容易接受。否则,一谈付出,就想去收获,付出十分不知收获几何?对于虚无缥缈的收获,付出时的动力便减少了几分,再联想到万一付出和收获不成正比呢?精神气儿又削减了几分,试问,本来动力十足,信心满满的想做一件事情,先被这看不见摸不着的收获就会接连减分。我一再反思自己的成长历程,真的是应了那句话“收获总比付出多”。正如一位伟人说得那样:有一种态度叫做认真,有一种责任叫做尽力,作为企业员工,只要我们把这份工作做到极致,虽然有苦也有累,但苦中有甜,累中有笑,无怨无悔。
记得我刚招聘到湖南移动新宁分公司时,被安排在综合办公室,成为一名“文字工作者”。初来乍到,工作汇报、专题调研、典型材料、新闻信息等各类文章体裁,我有些犯难,但既然接手了这项工作,我就得拿出精气神,干出点样子来。于是我广泛积累“素材”,从行业方针政策、业界动态、上级公司会议精神、工作部署,到本公司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经验做法,一一网罗,分门别类,以便“有米下锅”。我通过研读行家里手的文章以及集团、省、市公司发表的优秀稿件汲取营养,学框架结构、学遣词造句,在揣摩总结的基础上融会贯通,逐步提升自己的谋篇布局能力。我勤于练习,从“豆腐块”写起,精写细酌。日积月累下来,我的写作水平逐渐走上轨道。为了给公司的新闻报道寻得源头活水, 我坚持深入现场、服务一线。通过实地蹲点采访和跟拍,捕捉鲜活事例、记录感动瞬间。一次暖心细致的客户服务,一次成功精准的业务营销,战酷暑斗严寒的维护人员,冲锋在前的班组“领头羊”等,于是笔下有了那么多接地气的生动素材。我采访过的大多是普通员工,但为在最短的时间内及时把新闻信息发出去,为完成一项重要的采访报道,常常要通宵达旦、笔耕不辍。有时双休日变成了工作日,有时候遇到难写的稿子,心中就像压着一块石头,夜不能寐,走路想稿子,跟朋友聊天说稿子,就连晚上做梦也是梦到稿子。经常在半夜时分,灵感来了,想到好思路和好句子,会马上爬起来记下,生怕一觉醒来给忘了。一路走来,移动员工那些感人的一线故事就是我奋进的动力。他们身上都有着各自的不平凡,这些闪光点在我心中久久挥之不去,给我力量、催我奋进,激励我牢记新闻宣传员的使命。 这些年来,我采写的新闻信息稿件达一千多篇,多篇刊登在《中国移动周刊》《湖南移动通信报》《人民日报》《人民邮电报》《中国人物报》《中国工人报》《新湖南》等刊物,抗疫人物宣传稿也被中国移动集团微信公众号、中移动党建选用,连年被评为新闻及信息宣传工作先进个人。征文竞赛也曾在中移集团、湖南省公司获奖。
除了新闻信息报道,我还承担了党建、人资、工会、政府相关工作等事务性工作。有句话说得好:几案精严见性情。我的办公文件柜里,党建、人资、工会、政府工作等多个文件夹都分门别类、整整齐齐地摆放着;办公桌、电脑桌面也是始终保持干净整洁,缘于我每完成一项工作的材料,都会分类归并到电脑硬盘里,下次再查询时就能像剥洋葱一样迅速找到;有些事务一时无法完成,时间一长容易遗忘,我就养成了随时记录的习惯,将未完待续的工作事项记在办公桌上的便签纸上,便于随时查看提醒。这些年来,我所负责的各项工作成绩均在省市公司、县政府各单位排名靠前,个人也曾获省市公司新闻宣传工作优秀通讯员、三好员工、企业文化优秀践行者、芙蓉百岗明星、优秀工会工作者、工会积极分子等荣誉。
其实,无论是作为家庭主妇还是企业员工,女性都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和使命,需要有自信,勇于接受挑战,并利用自己的才能和努力做出贡献。通过中国女劳模们的奋斗故事,我强烈感受到了“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作为新时代的一名移动员工、“移”路战线上的一个女兵,我将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使命感;要激扬奋发有为的志气,涵养攻坚克难的骨气,增强干事创业的底气,勇往直前,坚决扛起属于我们“移”路上的责任和担当。
作者:徐淑蓉
责编:黄渝液
一审:肖臣
二审:黄渝液
三审:文武
来源:新宁县融媒体中心
专题
专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