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紫云英结荚成熟 化身土地“加油站”
新蓝山 • 蓝山新闻
2024-04-18 20:02:37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4月17日讯(通讯员 向磊 潘有娣 陈昊 曹书莞) 连日来,蓝山县各乡镇田野里的紫云英陆续结荚成熟,昔日成片的紫色花朵如今已经转化为黑色的果荚,翻耕过后成为有机肥溶解在农田里,将“颜值”转变为实用价值,为全年的粮食稳产增收打下坚实的基础。
走进塔峰镇竹市村,种粮大户黄学林农田里的紫云英已经结荚成熟,黑荚率已经超过80%,达到翻耕标准,一大早,他便驾驶翻耕机在农田里来回开展绿肥翻耕还田作业,不一会成片的紫云英便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被作为绿肥翻耕到地底,成为优质的有机肥料。紫云英又名草籽花,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有机质,翻耕后会转变成有机肥进入土壤,改良土壤性状,从而能达到减少化肥施入、降低化学元素残留、抑制田间杂草生长的效果,有利于水稻根系的生长和品质的提升。
今年是黄学林种植紫云英的第6年,一亩紫云英鲜草产量可达2000至3000公斤,采用紫云英肥田的农田每亩能少用复合肥15至20公斤,每亩头茬稻产量能提升100公斤左右,二者结合起来每亩可以增加收入300元左右。在节约成本的同时,随着土地肥力的提升,种出来的水稻品质也变得更好,大米米质更加软糯、米香味也更加浓郁。
近年来,蓝山县积极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和粮食稳产增收增效工作,稳步扩大紫云英等绿肥种植规模,逐步探索“高标准农田+绿肥种植”模式,充分调动农民种植绿肥的积极性,用绿色发展理念让贫瘠土地变成适耕沃土,为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目前,蓝山县水稻种植总面积稳定在28.76万亩,水稻总产量在12.1万吨以上。
作者:向磊 潘有娣 陈昊 曹书莞
责编:陈昊
一审:欧阳翔煜
二审:王文彪
三审:吴小青
来源:蓝山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