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石巷(中国画) 赵炽光
湘潭城里头,板石巷只有几百米长,也不甚宽。北起观湘门路,南接城正街,在元、明时叫攀龙街,攀龙街过去是湘潭城内非富即贵人家居住的地方,单独划为六总。攀龙街名来源于元朝燮理溥化中进士后为他立的一个牌坊攀龙坊。这条街也就取名为攀龙街。板石巷以前是条交通要道,湘潭县交通局、财政局、印刷厂、邮政局等机关单位、县属企业都在那附近,十分热闹。20世纪90年代,湘潭县政府及相关机构搬走后,板石巷热闹不再,归于宁静悠然。
到板石巷去赏春雨。去板石巷宜在“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春雨天去。走进巷中,轻掬一把雨水,不经意地一洒,洒出的都是历史和情怀。戴望舒的雨巷里是撑着油纸伞结着丁香一样哀愁的姑娘,而板石巷却像是一位白髯飘拂的长者,睿智而慈祥。来得早一点,你可听到“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各种叫卖声,遇到各色往来奔波为谋生而忙的小巷居民。来得晚一点,寂静的小巷像处子般安详。麻石路上的低凹处积着一氹氹的雨水,稍不小心踩着便会溅得满裤脚都是。走在巷子中,会听到雨水打在伞上似春蚕咬桑叶般沙沙的声音。不时还会听到雨打在瓦上发出的叮叮当当有一阵、无一阵、紧一阵、缓一阵的跳珠声。雨水顺着屋檐瓦沟滴下来,发出滴答、滴答的声音。听着这声音,偶一驻足,便体会到“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的妙处。时光仿佛停止了,又悄悄地从指缝间滑走。忽地一阵风来,吹得雨帘似挂斜了,又一阵白茫茫的雨雾扑头盖脑而来,硬是要在你心中镌下深深的意象。
到板石巷去看老屋。板石巷的建筑,黑瓦、青砖、石灰粉墙,在雨中显得更加厚重有底蕴。从城正街由南向北走,进得巷中,房子是一栋紧挨着一栋,用湘潭话讲叫屋檐撞屋角,多数是湘潭城里一条线的屋。不过凡事总有例外。板石巷2号即一处院子,它是杨度家族的旧居。杨度伯父在过世前掏出积蓄,为杨度等五个子侄在湘潭城板石巷购了一块地,建造了并排一溜石库门院宅。板石巷2号有一张高高的院门,原先石灰粉的墙面经岁月浸染侵蚀已变成黑褐色,布满了蛛丝扬尘,仿佛在下面重跺一脚,便会有灰尘掉下来。木质门槛已被住户和来往的客人踩塌了,留下一根似扁担一样的扁圆长木,还打起精神维系着门框。从板石巷2号闪过,继续往前,会看到一楼卡了砖,改装成现代样式的住房,二楼还保留了老式木楼的精致。雕梁画栋,瑞兽吉禽依稀可辨,栩栩如生,这正是杨度故居。
在巷子中间,被四户民居簇拥的便是唐氏义门了。唐氏义门最初是在明朝永乐八年(1410年),湘潭知县奉旨在此建祠,明末毁。乾隆五十九年重建。1986年文物部门对其进行了维修,唐氏义门基本保持历史的原貌。门坊以白红灰三色为主,坊高约五米,门宽不到三米。石门两边有副楹联:“恩周四县,籍隶五朝”。门上有“唐氏义门”四字,红色为框。其上还有三个白底红框,原是福如东海、天官赐福、寿比南山三幅人物画像,但已漫灭,只可略窥其大意了。门坊顶部有青瓦,中间有只红色蝙蝠石雕,两侧的檐角形似龟,有祥云图案。
巷子的尽头,板石巷4号,有一个不打眼的院子,这是周板石祠旧址了,板石巷也是因此得名。进门处有一株枝繁叶茂的古樟,浓荫蔽日,里面是20世纪60年代的老式砖楼,这里原是湘潭县赤旗小学,20世纪90年代初,停止办学。如今,雨湖区文联和古物收藏家刘先生正将其打造成文化沙龙,刘先生收购了不少明清时期木雕、石雕、门窗、木匾,字画、旧器具等各种有意义的老物件,正在加紧打造成湘潭人发思古幽情的又一佳处。
到板石巷听故事。老巷必定有与老屋相映成趣的老故事。一代代人老了留下不朽的传奇,后人又在传承这些故事中一批又一批接着老去。
一是色目人之入。元朝是蒙古人的天下,各州府县除设知州、府尹、县尹,还另设达鲁花赤。达鲁花赤由蒙古人或色目人充任,掌握实权。因此当时有一批色目人在湘潭落籍。燮理溥化是元英宗时之色目人。其祖上因为做官住在湘潭。色目人是指西域一带的人,燮理溥化也很有可能是维吾尔人。他少时在杨梅洲读书,1322年考取进士。燮理溥化当过好几个州和县的达鲁花赤,后来他做到了御史,燮理溥化中进士后,其家人就住在攀龙街的附近,过去在此有不少燮理溥化的遗迹,如燮园。因不少人不识燮字,故改燮为雪。现在百姓家园那一大片当时叫做燮家湖。
二是唐氏一门之义。明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湘潭及其周边各县大闹旱灾,溪涧断流,田苗焦枯,饥民遍野。湘潭人淦田唐氏第十四世孙唐礼,率领同族人约千户共捐赠米、谷各万石,赈济湘潭、衡阳、攸县、醴陵四县灾民。唐氏族人们先是施粥,又因施粥受到时间、地点限制,不够灵活,后改为分发谷米,救民于水火。长沙府将这一善举报告了朝廷,永乐皇帝朱棣亲自题名“唐氏义门”以表嘉奖,永乐八年义门建成。
三是杨度一家之奇。被袁世凯称为“旷世逸才”的杨度,是清末举人,人生比较复杂,他和谭嗣同一起参加过公车上书,还和梁启超、黄兴、蔡锷等人是朋友,与齐白石、汪精卫等人是同学。他既为袁世凯谋划称帝,又帮助孙中山去搞革命,晚年还加入了共产党。也写过令人气壮神往的《湖南少年歌》,中有名句“若道中华国果亡,除是湖南人尽死!”杨度的父亲杨宗彝曾任江苏的候补知县,在杨度六岁时其因病离世。杨度的伯父杨瑞生,在清朝多地任过总兵,正二品官阶。杨度的妹妹杨庄,才貌双全,生性聪颖,从小有诗才,力学不倦。幼年与其兄杨度、弟杨钧一同拜铁匠诗人张登寿为师。后随张入王闿运家塾,成为王闿运门下唯一的女弟子,诗艺大进,并与王之四子王代懿结为夫妻。时人称杨度、杨庄、杨钧三兄妹为湘潭三杨。她的诗词风格清新,工整秀丽,文采风流,斐然成家。
四是与国家领导人之缘。第一与彭德怀同志之缘。1961年11月,彭德怀经中央同意回到了家乡湘潭调研。住在了县政府红楼,一天晚饭后,他带上秘书一同穿过板石巷去找他曾经避难的场所,几十年过去了,他自己也没找得到,无功而返。1921年秋,彭德怀当连长率部驻扎在南县注滋口。南县有一个名叫欧盛钦的恶霸,仗着有靠山,鱼肉乡里,欺男霸女,作恶多端。彭德怀带着三名救贫会会员秘密杀死了欧盛钦。他因此被官方通缉,只好逃走。彭德怀在昭山坐罗六十佬倌的筏子渡过湘江后,跑到大埠桥投奔老班长郭得云。郭得云知道原委后,领着彭德怀经板石巷,到了县政府后面薛家湖一丝瓜地亲戚家小楼上的里屋藏身。这里周边无屋,视野好,隔老远就可看见来人,帮助彭德怀躲过了一劫。第二与华国锋同志之缘。华国锋同志1951年6月从湘阴县调至湘潭县任县委书记。到任后不到半年,他收养了三个被人遗弃的孤儿,后来都成为华国锋的养女。一次华国锋从乡下归来,走到板石巷巷口,看到有一名小女孩在哭,一问才知是父母双亡的孤儿,华国锋收留了这个孤儿。随后几个月,华国锋又收留了两个孤儿,分别为他们取名华平、华清和华湘,托付湘潭县政府招待所的职工刘秀英负责照料。
从板石巷悠远历史的深处走一遭,总能给我们以宁静、平和的精神慰藉。我想无论时代再怎么发展,一些藏着我们精神之根、文化之魂、昔日荣光的地方一定不会被忘却。
(作者系湘潭十八总沙湾唐兴街人,现任市人大专职常委,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不时有作品刊于报章,尤以湘潭老城掌故系列为读者喜好。)
责编:陈帅
来源:雨湖区融媒体中心
专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