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衡东县河西新区双园大道与S315线交汇处,正在崛起一座工业新城:它占地500亩,投资33亿元,入驻产业项目22个,达产后预计年产值20亿元,创造就业岗位3200个,实现税收1亿元以上。目前,征地拆迁、土地报批、五通一平、水系改造等已完成,标准厂房、泵业研发基地、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产线、齿轮及变速器油泵制造生产线、智能装备制造生产线等正加紧施工,预计明年年底完成第一期建设;2025年8月完成第二期建设。这,就是湖南机油泵集团打造的智造产业园。
湖南机油泵集团前身为湖南机油泵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改制为民营股份制企业,2016年11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挂牌(简称“湘油泵”,股票代码603319)。自2016年开始,该公司在行业中率先采用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PP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PLM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最早采用PRO/E三维设计,并拥有泵类产品3D设计与设计模拟验证集成技术、智能安全生产技术、节能技术、试制试验技术等领先的泵类产品节能设计与生产核心技术,完成多种类型的泵类设计、模拟验证等多项省级及国家级研究项目,应用于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目前,已经完成了5个智能制造车间建设,建成智能制造生产线35条,智能装配线29条,各种油泵类产品的产能从年产800万台提升到1500万台,现有各类产品200多种,每年的产品开发10多种,正在向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转型升级,产品已涵盖了动力总成泵类产品、新能源泵类产品、储能管理系统、传动装置、精密成型、智能装备、电子助力转向系统/电子控制单元、新能源线控产品等领域,从单品种小产品到产品单元化、模块化,从传统泵到新能源,实现了机—电—智能产品全覆盖。
走进该公司生产车间,智能化生产气息扑面而来:数字化管理平台上,“生产总览”“物流总览”“质量总览”“设备总览”等信息一清二楚;场景应用智慧展示系统中,“月度计划生产总量”“月度计划完成率”“外购件库存预警”“当前库存”等字节不断跳动;成排成列的数控机床旁,近100个机器人按照电脑指令分毫不差地执行操作……全车间绿色聚酯地面,标志标识齐全,设备全自动运行,生产区、休息区井然有序。工人师傅们争抢着介绍:如今,产品从客户订单到产品交付的全过程,都实现自动排产和无纸化办公;生产中的物料、订单、排产、转产等信息,在线检验和在线SPC、设备使用状态、设备维修情况等,也全部实时监控;物料运输过程中,机加工件毛坯、泵体半成品、总成件的物料运输基本实现AGV、激光自动叉车的自动运输,已测算出生产效率提高25.6%、运营成本降低21.3%、产品研制周期缩短42%、产品不良品率降低29.5%。
据了解,该公司油泵智能制造新模式技术改造项目于2020年1月竣工,实际完成投资2.89亿元。共新增数控加工中心156台、应用机器人88台、AGV智能物流输送设备10台,以及其它诸多辅助设备,建成自动加工线19条、自动装配线5条。个性化开发适用于本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应用集散式控制系统(DCS)、数据采集与视频监控系统(SCADA)、制造执行系统( MES)、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PLM)、企业资源计划(ERP)、统计工序控制(SPC)等工业控制软件,大规模应用工业机器人,实现传统制造和现代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做到智能化生产。公司副总经理陈湘军表示:“智能化令企业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大幅提升,降低了制造成本,加快了交货周期,在国内汽车零部件传统离散型制造业中树立了典型,增强了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该公司依托其“武装到牙齿”的“智造”,先后承接多项国家、省部级重点研发项目,通过专利技术研发、行业标准制定、校企合作等,不断突破技术瓶颈,为中国制造解决“卡脖子”难题,共荣获国家专利741项、国家发明专利105项。国外发明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4项,连年获评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湖南省智能制造示范企业等殊荣。
一审:肖浩宇
二审:廖婷婷
三审:刘晓钰
作者:邹红辉
责编:肖浩宇
来源:衡阳日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