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9月7日讯(长沙经开区工作站记者 陈琪)近日,记者来到湖南万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容科技),一探这家企业如何变废为宝,走出一条让垃圾变资源的创新发展之路。
湖南万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舒展 摄
勇闯新能源固废再利用领域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爆发式增长,到如今,一轮新能源电池“退役潮”正在到来。电池化学成分复杂,含有多种重金属,处理不当将产生环境危害,那退役电池该何去何从?如何变废为宝,实现资源的再利用,万容科技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近日,万容科技自主研发生产的首台套废旧锂电池正极片高效破碎分选成套技术装备发往汨罗,助力锂电材料环保高效回收及循环利用。
据了解,设备将运用于3万吨报废锂电池拆解及极片破碎分选综合利用项目。项目可实现每小时处理极片3吨,黑粉(磷酸铁锂)回收率(重量)≥99%,其中铝含量不高于1%。“我们将退役电池中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有色金属分离出来,实现循环利用,性能接近原生新材料,但价格更低,从而既为客户降低成本,也为环境减负。”万容科技董事长明果英十分看好新能源领域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前景。当下,万容科技为废旧锂离子电池材料回收提供多种技术装备,满足退役锂电池、电池产业废物综合回收、处理要求。除了废旧锂电池,废旧风电叶片、废旧光伏组件、生物质等新能源产业固废领域的资源循环利用及产业化应用也正在有序推进中。
以系列核心技术开辟创新发展之路
在万容科技的展厅,记者详细了解这家深耕固废处置廿载、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科研兴企之路。2004年,万容科技借助北京航空大学专利,组建印制电路板物理回收设备研发项目部,并在2006年投运了第一条电路板物理回收处理生产线,同年正式成立注册,开启了机械破碎分选技术在固废资源化利用的第一步。以之为基础,万容科技又开拓了电子废弃物处理领域。在海尔青岛再循环产业基地,一台台废旧冰箱被送上产线,经历破碎、筛选、分拣等,被精细分选成塑料、铁、不锈钢、铜、铝等产物,成为可再次利用的原料。全程由机器自动完成,无需人工干扰,每条产线每小时可处理160台废旧冰箱。这条产线,正是由万容科技自主研制的。早在2010年,其废旧冰箱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回收技术及设备经工信部科技成果鉴定为“填补国内空白,达到先进水平”。目前该技术及设备服务还服务于中再生、城发环境、TCL科技等国内逾60家品牌企业及欧洲、非洲客户。
据测算,每回收利用1吨废旧物资,平均节约矿产资源4.12吨,节约能源1.4吨标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72吨。万容科技始终坚持低碳技术研发,不断延伸机械破碎分选技术在固废资源化利用领域,建成全国第一条报废汽车机械化拆解生产线、第一台国产化报废汽车快速解体机……
2015年,万容科技初涉城乡固废资源化利用,引进无氧热解技术及快速好氧腐熟技术,同年建成占地100亩的装备制造基地。明果英指着展厅里的热解设备模型向记者介绍,有机固体废物经过无氧热解,被分解转化为可再利用的油、碳,整个过程几乎不产生废气。
万容科技在2013年立项研发热解装备,初代机研发出来后由自身使用,在自用过程中不断完善迭代设备,2019年,无氧热解技术及装备通过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组织的科技成果评价,被认定为“为有机固废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提供了一条有效的技术途径,单机处理规模及部分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2020年正式对外销售,目前热解技术装备投产50套,产业化应用于全国20余个有机固废资源化利用项目,应用范畴涵括油泥、污泥、废轮胎、危废包装、染料涂料废物、医疗废弃物等,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万物共生,没有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凭借机械破碎分选、无氧热解、快速好氧腐熟三大系列核心技术,万容科技构建了废旧物资全品类一站式物理回收“蓝岛模式”,以化学回收方式将低值有机物转化为油、气、碳等绿色能源产品的“能源岛模式”和农林废弃物返土固碳“绿岛模式”,开创了一条让垃圾变资源的创新发展之路。
做产业研发创新的“孵化器”
万容科技以技术研发与运营服务双维推进技术产业化应用,并将技术延伸应用在项目平台公司,汨罗万容电子废弃物处理有限公司是国家首批家电“以旧换新”试点拆解企业,汨罗万容报废汽车有限公司成为全国“城市矿产”示范工程……这是万容科技研发创新及运营孵化的一个缩影。勇于尝试,刻苦攻关,实现从0到1的创新研发,新品由自身作示范工程投运,完善后再推向市场,从而培育或激活一家家公司,先后有十几家公司从“母体”上孵化而成为新的平台公司。“我们致力于做产业研发创新的‘母公司’,以技术领航、成效领先的产品解决方案搅动每一个行业。”明果英表示,公司始终将研发摆在优先位置,每年投入资金一千万元以上,公司研究工程师团队近60余名,已取得了200多项专利。
“与万物和,与天地容。”目前,废旧物资回收网络体系逐步健全,再生资源行业加快集聚发展,万容科技将继续深耕专业领域,致力于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持续做优、坚定做强,努力成为绿色循环经济发展科技赋能的中坚力量。
一审:杨晓慧
二审:陈琪 欧亚琦
三审:黄姿
责编:王洋
来源:新湖南长沙经开区工作站
专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