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水
溺水是全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是全球性健康杀手,尤其对儿童和青年人风险更高,但公众对溺水预防的关注度相对较低,用于预防溺水的资源也很少。
溺水的过程很快,一般4-6分钟后就可因呼吸、心搏停止而死亡,需争分夺秒迅速积极抢救。如不慎落水,应该如何自救与互救呢?下面我们一起学习一下。
如何自救
保持冷静

如不慎落入水中,保持冷静非常重要,尽量屏住呼吸,利用自身浮力仰面展平身体,将口鼻露出水面呼吸。
减轻自重

迅速扔掉身上的重物,如书包和妨碍漂浮的衣物等以减轻负荷。
寻找浮具

寻找救生圈、木板等各种可增加浮力的物品,或用自身衣物制作浮具,等待救援。
利用自身衣物制作浮具有不同方法,其中打水法较为常用:将上衣的拉链或扣子完全扣上,一只手将衣服下摆拉出水面,另一只手拍打水花至衣服内充气。
水母漂

如果不会游泳也找不到浮具,可采用水母漂的方式,节省体力,等待救援。
水母漂的方法:深吸气之后,脸向下埋入水中,双足与双手向下自然伸直,与水面略成垂直,作如水母状漂浮;当换气时双手向下压水,双足前后夹水,利用反作用力抬头,嘴巴出水后迅速张大口吐气再吸气,随即屏气继续呈漂浮状态;如此在水中便可以持续很长的时间。
如何互救
01
NEWS
水上救生五部曲——叫
如果发现有人溺水,千万不要贸然跳到水中施救。要立即高声呼救,获得帮助,并拨打电话报警,呼叫急救服务。

02
NEWS
水上救生五部曲——伸
近距离救援时,可以将裤带、树枝、毛巾、竹竿等伸给溺水者,把他拉上岸。为了避免刺伤溺水者,伸出工具时要从侧面移动。

03
NEWS
水上救生五部曲——抛
远距离救援时,可以采用抛掷法进行救援。用绳索把溺水者拉上岸,或者把空的矿泉水瓶、塑料桶、救生圈、木板等抛向溺水者,帮助溺水者借物漂浮在水面上,等待救援。

04
NEWS
水上救生五部曲——划
如果现场有小船、竹筏等,受过必要训练的专业救援人员可使用工具划向溺水者,要从侧面接近,并从船尾把溺水者拉上船。

05
NEWS
水上救生五部曲——游
需要经过专业救援训练,方可下水救人。对于等待救援者,保持冷静、不拼命挣扎、听从救援者指挥非常重要。
溺水岸上救护
A-B-C
打开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
溺水者能否存活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溺水者是否可以迅速离开水面、溺水者是否得到了适当的复苏救援。
大多数溺水幸存者都是在现场得到了及时的施救,如现场接受心肺复苏。如果未得到及时的救护,即便后续采用先进的生命支持手段,溺水者的生命也很难被挽救。
因此,心肺复苏是抢救呼吸、心搏骤停溺水者的关键措施,抢救溺水者的心肺复苏操作应按照A-B-C(打开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的顺序进行。
A
打开气道(Airway)
把溺水者救上岸后,应迅速清理口鼻异物(如淤泥、杂草等),保持呼吸道通畅。


当溺水者无颈椎损伤时,可以采用仰头举颏法开放气道,施救者跪于溺水者一侧,将一只手放在溺水者前额,用手掌小鱼际(小手指侧掌缘)用力向下压额头使头部后仰,另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并拢放在下颏处,使下颌骨向上抬起。注意:切勿按压颈部或下颏下面的柔软部分,避免造成气道堵塞。

无需控水,没有任何证据显示水会作为异物阻塞气道。

B
人工呼吸(Breathing)
对于心搏骤停者,立即给予2~5次人工呼吸,然后开始以30:2的按压/吹气比例实施心肺复苏,如有两名施救者,以15:2的按压/吹气比例实施心肺复苏。
操作步骤:在开放气道的同时,施救者用放在前额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住溺水者的鼻翼,正常吸一口气(无需深吸气),张大嘴把溺水者的口唇完全罩住,呈密封状,缓慢吹气,持续时间约1 秒,抬头换气松鼻翼,再用同样的方法吹第2次,连续吹气2次,吹气的同时用眼睛余光观察胸廓是否隆起。

C
胸外按压(Compression)
按压位置:胸部正中,两乳头连线水平(胸骨下半部)。
按压方法:施救者一手掌根紧贴在溺水者胸壁,双手十指相扣,掌根重叠,双上肢伸直,上半身前倾,以髋关节为轴,用上半身的力量垂直向下按压,确保每次按压的方向与胸骨垂直,按压与放松比大致相等。
按压深度:5~6厘米。
按压频率:100~120次/分钟。
保证每次按压后胸廓完全回复原状。
尽量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

AED
自动体外除颤器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溺水者胸部有水,需要先擦干胸部皮肤,再使用AED。
TIPS
1.终止心肺复苏的条件:
• 溺水者被抢救成功
• 专业急救人员或其他专业救援人员到达现场,接替急救工作
• 现场环境危险需要转移
2.对于溺水造成的心搏骤停患者,尤其是对在水温低的水域发生溺水而心搏骤停者,心肺复苏时间应适当延长,千万不要轻易放弃抢救。

(来源: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训练中心)
责编:林愉杰
一审:张宇昕
二审:林愉杰
三审:文武
来源:新宁县融媒体中心
专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