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31日,娄底市教育局印发2023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工作方案:
招生范围:
(一)公办、民办普通高中实行属地招生,在招生范围进行“公民同招”。冷水江市、涟源市、双峰县、新化县的普通高中在本县域内的初中学校招生;市直、娄星区、娄底经开区的普通高中在市直、娄星区和娄底经开区的初中学校招生。
(二)普通高中可申请自主招生,招收一定数量的高水平体艺生。高水平体艺生坚持属地招生,不得跨区域招生。
(三)根据《湖南省体育局、湖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湖南省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湘体字〔2021〕52号)文件精神,娄底市第一中学、娄底市第三中学各招收1支男子足球队,娄底市第二中学招收1支女子足球队和1支男子篮球队,冷水江市第六中学招收1支男子排球队。以上5支高水平运动队面向全市招生。
(四)职业学校面向全市招生,招生专业严格实行省市两级审核备案管理制度。
招生计划:
自主招生计划:
各普通高中自主招生方案报县市区教育局审核,报娄底市教育局体卫艺科和市中招办备案,并主动向社会公开,招生对象为在娄底市参加了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符合条件的学生。自主招生学校须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结束后,严格按照自主招生方案和程序组织招生,并主动公开招生的各环节和录取结果。区域内公办普通高中学校自主招生总数原则上不超过当年本区域内公办普通高中招生总计划数的5%。
指标生计划:
将双峰一中、新化一中、冷水江一中、涟源一中不低于招生计划的50%作为指标生计划合理分配到所属县市的初中学校。将娄底一中、娄底五中不低于招生计划的50%作为指标生计划合理分配到市直和娄底经开区的初中学校。将娄底二中、娄底三中不低于招生计划的50%作为指标生计划合理分配到娄星区教育局所辖初中学校。
指标生计划分配办法为:(某中学初三在籍学生总数/高中学校指标生招生范围的初三在籍学生总数)×该高中学校的指标生计划总数,计算结果按四舍五入的原则确定。
乡村教师公费定向培养计划
农村初中、小学、幼儿园、特殊教育教师定向培养招生专项计划由各县市区申报,省教育厅审批下达。招生对象为计划所在县市区应届初中毕业生,报考定向培养计划的考生学籍必须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娄星区户籍所在学校不含娄底市直学校)。
职业学校提前批计划
中职对口高考计划由职业学校根据办学条件向娄底市教育局申报审批下达;五年制高职大专计划由省教育厅审批下达。
考试报名:
报名条件
1.具有学籍的娄底市初三学生;
2.具有学籍的娄底市初二学生。
报名程序:
1.所有考生必须在学籍所在学校参加中考报名,考生报名基本信息通过全国学籍管理系统采集,考生图像信息以身份证为准,各县市区和各初中学校务必提醒所有考生提前准备好身份证。
2.2023年全市中考报名时间为4月15日至20日,所有考生均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参加中考报名。
报名收费: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道德与法治、生物、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所有考生按每生每科10元的标准收费。
考试科目和时间 :
(一)学业水平考试科目
2023年娄底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道德与法治、历史、体育与健康、生物、地理10个学科。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道德与法治、历史、体育与健康为初三考试科目,生物和地理为初二考试科目。物理和化学、道德与法治和历史、生物和地理分别实行合卷考试,分科计分,分别称为理科综合、文科综合和生地综合。
2023娄底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满分为150分,数学、英语满分各120分,物理满分90分,化学满分70分,历史、生物、地理、道德与法治、体育与健康满分各60分,10科总分850分。
凡初二没有参加娄底市生物、地理考试的外地转入学生,必须参加转出地生物、地理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并提供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开具的成绩证明,其生地综合成绩以2022年我市生物、地理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平均分计入考生中考总成绩。
对因自然灾害、学生患重大疾病或其他流行性疾病等不可抗拒因素不能参加考试的,要在当年中考结束后5日内将有关情况由各县市区汇总统一报娄底市中招办备案。
英语科考试,统一加试听力,即英语试卷由听力、笔试两部分组成,同堂考试。英语听力考试试题安排在笔试试题的前面,为第Ⅰ大题,分值为20分。
统一考试科目的考试时长:语文为150分钟,数学、英语、理科综合、文科综合、生地综合均为120分钟。
考试日期与时间
按照省、市有关规定,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体育与健康科目全市实行统一考试方案,由各县市区教育部门具体组织实施,市直学校由娄底市教育局体卫艺科负责组织,各县市区教育局和娄底市教育局体卫艺科必须于考试结束后10个工作日内将体育与健康考试成绩导入中招系统。
自主招生(高水平运动队、高水平体艺生)专业测试。凡是报考相关学校自主招生的考生,必须参加学校所属县市区组织的体育、音乐、美术专业测试(获得免试资格的除外)。县市区学校和娄底市直学校专业测试分别由县市区教育局和娄底市教育局体卫艺科负责统筹,由招生学校组织实施。
志愿填报:
(一)志愿设置
招生志愿分为乡村教师公费定向培养招生志愿(农村初中、小学、幼儿园、特殊教育教师定向培养招生专项计划)、普通高中招生志愿和职业学校招生志愿三大类。普通高中招生志愿包括指标生批志愿、自主招生批志愿和普通高中一般计划批志愿。职业学校招生志愿包括提前批志愿(中职对口高考和五年制高职大专批志愿)、职业学校一般批志愿。
乡村教师公费定向培养招生批志愿栏设一个志愿;普通高中指标生批志愿栏设一个志愿,自主招生(高水平体艺生)批志愿栏设一个志愿(体育、音乐、美术三选一,多选无效),一般计划批志愿栏设五个平行志愿;职业学校提前批设一个志愿(中职对口高考批志愿和五年制高职大专批志愿二选一,多选无效),职业学校一般批设两个平行志愿。
(二)填报要求
乡村教师公费定向培养批志愿、普通高中自主招生(高水平体艺生)批志愿和职业学校提前批志愿填报在5月下旬进行,普通高中指标生批志愿、一般计划批志愿和职业学校一般计划批志愿填报在中考成绩公布以后进行,具体时间另行通知。高水平运动队招生不在网上填报志愿。已报名参加高水平运动队的考生可同时在网上填报其他招生志愿。
为保障随迁子女等学生升学的切身利益,从2023年起,初中毕业前连续在同一学校在籍就读2年及以上的考生才能填报指标生志愿;2023年连续在同一学校在籍就读不满2年的考生名单由毕业学校核实汇总后上报县市区教育局,县市区教育局核查后于指标生志愿填报前导入中招系统。各县市区教育局和各初中学校必须严格把关,严禁弄虚作假,如出现不实填报,甚至引发稳定问题的,一经查实,取消该生指标生录取资格,并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符合指标生志愿填报条件的考生,凡在一般计划批第一个志愿栏中填报了考生所属县市区的指标生招生学校而未填报指标生批志愿者,志愿填报系统将自动为其补填上该高中学校的指标生志愿。
为保障随迁子女升学,娄底市范围内学籍和户籍不一致的初三考生可同时填报学籍地和户籍地普通高中学校志愿(指标生志愿仅限填报学籍地学校),参加学籍地和户籍地普通高中学校的招生,户籍信息以报名时户口本信息为准。
除高水平运动队招生外,高中阶段学校和乡村教师公费定向培养招生以娄底中招网上填报的志愿为准。凡因考生本人未及时登录娄底中招网录入志愿、录入错误或因志愿填报不合理所造成的一切后果均由考生本人和家长(监护人)承担。
(三)填报方法
网上志愿填报工作由市中招办负责制定实施办法,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各报名学校负责具体落实。考生在规定时间内,凭报名考生号和初始密码(考生本人身份证号码的后六位数),进入娄底中招网志愿采集系统(娄底市教育局官网转娄底中招网或直接登录http://218.76.140.230/ldzz/index.aspx),根据本人意愿,按照有关要求填报和修改志愿,并对填报的志愿负责。
录取管理:
(二)录取分数线
娄底市教育局中招办根据招生计划、中考成绩分批次划定各区域普通高中学校招生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
1.各区域普通高中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由市中招办根据各区域内普通高中一般计划批次学校的招生计划,按照1︰1.05比例划定;省、市级示范高中(含省特色高中)不单独设立志愿批次和录取批次,但其最低控制分数线须在区域内普通高中一般计划批次分数线上提高10%;普通高中自主招生(高水平体艺生)最低控制分数线不得低于区域内普通高中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的60%。
2.补录控制分数线:原则上不低于区域内普通高中录取最低控制线的90%。
3.乡村教师公费定向培养计划招生的最低控制分数线按有关规定执行。
优惠政策;
(一)烈士、英模(一级、二级)、因公牺牲军人和人民警察的子女,由娄底市教育局统筹安排到当地就读。
(二)一级至四级残疾军人、一级至四级因公伤残人民警察的子女加20分。
(三)“少数民族考生”“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四)其他符合《娄底市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实施细则》的情形,参照文件执行。
同一考生如符合多项优惠加分政策,只取其中最高一项,不重复登记。
原已发布的中招政策如与本实施方案不一致的,以本实施方案为准。如省厅发布新的招生政策,以省厅新的意见为准。
具体方案请点击阅读原文
责编:梁媛 编辑:邱梦
来源:娄底教育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