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兰,作为衡阳县的一个边陲乡镇,因【川漾金沙,山有兰草】而得名。金兰,历史悠久,有丞阳古县城遗址,元未古战场遗址,也是衡宝驿道上的重要口岸。
金兰人杰地灵,旅游资源丰富,乡土风情浓厚,自然风景纯朴,古有金兰八景之说:“云山烟雨实堪夸,聚湖风水锦绣华。紫云洞内诗千首,白竹湾头酒百家。石马谭前龙现爪,城坪雪岭鸾喧哗。细望甘溪流润远,十里夜放石榴花”。人文荟萃,常大淳、谢彬、刘兆玄等家族成为当地名片。
石荷岭
石荷岭位于金兰镇龙王村与金沙村交界处,海拔674米,为金兰境内最高山峰。金兰是一个出产黄金的地方,尤其以石荷岭蕴藏最多。“水荡金沙,山多兰草”,金兰之"金"即源于此。石荷岭植被丰富,珍稀树种众多,春季杜鹃争妍,夏季郁郁葱葱,秋季姹紫嫣红,冬季原驰蜡像,众多文人墨客来此写生采风。
石荷岭南侧有座石荷殿,相传为明朝颜定安得道成仙之地。殿内有石碑,刻有《石荷殿赞》。右侧三间厢房,可供香客留宿。殿后有仙人洞、神鼓坡,后山绝壁有一石洞,泉水积聚,终年不绝,因称“圣水”,来者俱喝。殿之前山,左右分别立有一座钟山、一座鼓山。殿之西侧陡坡中部屹立神奇的双僧石。与石荷岭相隔不远有风波岭,风波岭有麻子寨、袁公寨,传说神奇,风景秀丽。
聚湖峰
聚湖峰又名聚湖山,主峰海拔441米,位于境内杉木、兴田村交界处,距县城西渡42千米。相传此地古代为湖,东汉末年,有黄巾军一部在此聚义,后兵败溺湖,“积成山,故得名聚湖峰”。其峰多自然景观。清同治《衡阳县志》载:峰间横石曰牛背脊,石桥梁横渡,少劣容步,下临危涧,过者慄心,自脊投石,触下有声,空隆传谷,故亦称响鼓岭。右侧滴水岩,岩泉峥峥如檐雨初歇,积水石洞,自成秋池,池水与山下蒸水相通。山中多芳草,谓之报春芒,初春花开芬芳引步。“西乡之游,聚湖为盛”。
忠恕寺
忠恕寺位于金兰村唐家组寺冲峡谷南端,省道S315线南侧200米处。大殿背靠袁公寨,东西两向与青狮峰、灵宝山连成一体,三面环山,自然风景十分优美。寺内四周树木参天成荫,奇花异草清香扑鼻,溪水叮咚,涌泉清澈。冬暖夏凉,居高临下。晚望金兰,火树银花不夜天。这里集瞻仰、旅游、休闲为一体的圣地使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真是寺内风清,风月无边腾瑞气,冲前水秀,水天一色映祥云。
紫云洞庵
从忠恕寺沿着山路往上走,便能到达紫云洞庵,紫云庵殿后即为紫云洞,为两块天然巨石合抱而成,洞深5.5米,宽12米,高5米,面积66平方米。洞内怪石林立,洞中有洞,幽深莫测,很是神秘。 相传为各路神仙在山脚白竹湾酒家举杯尽欢之后,在洞内泼墨挥毫作诗,明朝皇帝朱元璋亦有诗留于此洞,因此被称之为紫云诗洞。
城坪冲水库
城坪冲水库位于金兰镇毛家村,大坝居高临下,雄伟壮观,是衡阳市最高的一座大坝,曾被誉为衡阳的"五朵金花"之一。水库交通十分方便,距省道S315仅1公里,库区内植被良好,山清水秀,凉风爽爽,此处水、山、天一色,群山起伏,绿郁遍野,一幅自然的水乡风景。
甘溪度假村
甘溪度假村依山傍水,交通便利,紧邻衡邵高速金兰出口3公里左右,离省道315线1公里,项目由衡阳县欧阳度假有限公司投资兴建,公司总流转土地1000多亩。度假村拥有农家口味绿色健康的原味美食,蒙古包帐篷KTV,水上无动力脚踩船等项目,为游客提供休闲、度假、垂钓、餐饮、住宿、娱乐为一体的服务。这里,环境优美,景色宜人,是享受健康,享受健康生活的旅游度假好去处。
龙潭古屋
龙潭古屋座落于金兰镇城坪村龙潭组,距金兰镇7公里,与井头镇交界。通过“村集体+公司+农户+贫困户”的模式,初步打造打造集观光、休闲、垂钓、住宿、餐饮于一体的龙潭古屋民宿景点,为观光采风和休闲度假之胜地,来这里既可尽览田园风情,又可追寻绵绵乡愁。
龙王峡漂流
龙王峡位于金兰镇的龙王洞、石荷岭一带。龙王峡漂流全程3.8公里、落差172米、全程18弯,集勇士漂、探险漂、回旋漂、舒适漂和观光漂等多种不同体验的全新漂流。沿河两岸青山高耸、绿树蔽日、危崖刺天、峭壁如削、神秘莫测,是湘南地区落差最大,最刺激的漂流项目,为勇者度身打造。
延寿桥
延寿桥位于金兰镇杉木村,呈四墩五孔,横跨蒸水,初为清巡抚常大淳捐款修建,后被洪水冲断桥面,桥墩完好无损。清同治八年(公元1870年)由常大淳之子常豫捐款,当地名人曾昭智筹划,在原基础上将桥改建为四墩五孔的砖石结构拱桥。
寒峰桥
寒峰桥位于金兰镇乐田村的寒峰山麓,横跨蒸水河,连通南北两岸,古为长衡通宝庆官道的必经之处。此桥清雍正初年建,为实腹式青石拱桥,风雨洗礼,依然坚固。
蓝莓园
蓝莓园位于衡阳县金兰镇金狮村楠木堂,三面环水,环境优美;园区总占地面积160亩,主要种植天然有机蓝莓以及深加工自酿蓝莓果酒系列产品。
蓝莓被称为“自然界的紫宝石”、“21世纪的超级水果”,具有明目养颜、抗氧化、抗癌症、抗糖尿病等作用。成熟的蓝莓表面结着一层白白的果霜,含有丰富的花青素。摘一颗熟透的蓝莓果子放在嘴里,饱满的浆汁在口中四溢蔓延。
瑞芝堂
瑞芝堂是清代湖北巡抚常大淳用3年时间建成的,共3进6横108间房屋,建筑面积4738平方米,系砖木结构,木刻石雕俱多,室内光照良好,室外空坪隙地宽阔,环境优美。
常大淳(1792〜1852年),字南陔,号正夫,衡阳县石坳村(今金兰镇)瑞芝堂人,清代巡抚。少年以才气胆识著称。31岁考中进士,历官30年,先后任庶吉士、翰林院编修、御史、盐运使、安徽和湖北按察使、陕西和湖北布政使、浙江和湖北巡抚等要职。
香花堂
香花堂位于金兰镇香花村,始建于清朝初年,那时的香花堂有三正七横,青砖碧瓦、雕梁画栋、规模宏大。在清朝康熙年间这里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大户人家。1907年6月,刘兆玄的父亲刘国运在香花堂出生。
作者:成良贵 常宏彬
责编:周丽君
来源:你好衡阳县客户端
版权作品,转载时请注明来源(“你好衡阳县”客户端)和作者名,且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