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记忆——711矿:中国核工业第一功勋铀矿
湖南教育发布 • 头条新闻
2023-01-20 08:32:28

    1964 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却鲜有人知,这朵威震世界“蘑菇云”,虽升腾在祖国的西北大地,却根系着湖南郴州这方热土。郴州市许家洞镇,地处南岭山脉腹地,中国的第一座铀矿山711就建在这里,它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爆炸提供了合格的原料。

20世纪五十年代,中国决定发展核工业时,外国人一度认为中国是铀矿资源贫乏的国家。为了找寻铀矿,1955年 5月,中央地质部309队成立,开始了对湖南铀矿的地毯式勘探。经过多次寻找,同年的十月,在许家洞金银寨附近发现航测异常。1958年7月,隆隆的炮声划破寂静的长空,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中华大地上第一个大型铀矿诞生了。很快,来自全国各地的干部、技术人员、工人秘密汇聚到许家洞金银寨这个弹丸之地。到1959年底,711矿职工人数就达了3500多人。

据原711矿副矿长梁启昌介绍,当时工人只知道做矿产工作,具体搞出什么矿,出什么产品都不清楚,但是好在工人们大多是党团员,政治素质比较高,听党的话,指向哪里就奔向哪里。 

如今,711矿1号主井大门封闭,废弃的矿洞里,管道和阀门早已泛起黄锈。60年前,为了早日投产,早一批711矿人铆足了劲,拼命硬干。当时的坑道作业条件十分恶劣,照明用的是电石灯,通风用的自然风。有的坑道只有1.5米高,进去后要弯着腰才能干活。当时矿工们采用的是相对传统的巷道开采方式,开采越深,巷道内部温度越高。在主矿带130米中段和80米中段,工人们掘出了热水,水温最高达54摄氏度,使井巷的温度达到40多摄氏度,人们像是浑身浸在了蒸笼子里,光是站着不动就已是汗流浃背。

在60年前的711矿井中,矿工面临不仅仅是高温这一难题。不知道放射性物质的危害,更是让不少矿工的身体受到了严重的损害。现在我们都知道放射性物质的危害,但在60年前,一个口罩、一个矿帽、一身普通的工作服,就是711矿工人的全部装备。为了赶进度,当年711矿实施三班倒,不少干部、家属也全员上阵。坑道一米米地掘进,但每前进一步,都是矿工们汗水甚至生命的代价。如今在郴州市苏仙区一座核工业系统的烈士陵园内,长眠着74位第一批为采矿捐躯的勇士。

    原711矿副矿长梁启昌回忆说,当年掘井的时候,里边有两个同志没有出来,为了抢救这两个同志,又有三个同志晕倒在井下,为了抢救他们,当时的职工进去了一批又一批,进去一批倒一批,抢救出来一批,又进去一批,一直到实在没有办法进行抢救了。

    1963年8月1日,711矿正式全面投产,标志着矿山采、出、选、供能力全部形成。自那后近40年里,711矿为“两弹一艇”的研制和中国核工业提供了数万吨的铀矿石,为我国原子能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64年10月16日下午三点,在中国西北的罗布泊金银滩,传来惊天巨响,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自此,中国拥有了能真正主宰自己命运的“大国重器”。

几十年来,711矿为我国其他铀矿山输送各类人才超过3000人,成为我国铀矿山的摇篮,被誉为中国第一功勋铀矿。高峰期时,矿区内医院、职工宿舍、子弟学校等设施一应俱全,职工和家属高达两万人。20世纪80年代,随着国际形势变化以及矿山开采价值的逐步下降,711矿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1994年,711矿停止井下开采;2003年,711矿实施政策性调整关闭;此时,矿区“保军转民”的企业华湘化工似乎让矿区人看到希望,711 生活区也改称“华湘社区”。

    郴州市华湘社区管理委员会党群工作部部长刘洪军向记者介绍,下一步他们要打造湖南省的独立工矿区,主要进行红色旅游的扩展规划。

如今的711矿,依旧有不少老人留在生活区内,当初的机械轰鸣声变成了乡间的狗吠和鸟鸣,时光也不经意间在这里变得缓慢起来。2019年,核工业711功勋铀矿旧址被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今天,711矿不仅是新中国铀矿工业史的一个缩影,更是中国核工业永远的骄傲。

 


作者:王希

责编:张莹

来源:湖南教育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