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廉故事系列(十)常胜将军的廉洁经
今日平江 • 档案馆
2022-11-25 09:23:21

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有一支英雄的部队,一战天下惊,打破美军王牌骑1不可战胜的神话,创造了军史上四个第一:中美军队现代史上的第一次交手;攻进平壤第一支部队;占领汉城第一支部队;一次战斗中俘虏美军数量最多纪录的一支部队这支在朝鲜战场上让美军闻风丧胆的常胜军就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9军,而军长就是我们平江的开国中将——吴信泉。

吴信泉将军(1912-1992


吴信泉,19123出生于湖南省平江县长寿镇一户贫民家庭。1926年参加本地农民协会。1927年“马日事变”后秘密参加赤卫队。19306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12加入中国共产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九军军长兼政治委员,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十九军军长,中朝西海岸指挥部第二副司令员兼三十九军军长和政治委员。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枚,二级国旗勋章一枚。19534月任东北军区副参谋长19553月任沈阳军区参谋长19608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副司令员。1955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曾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829月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19857月被中央军委批准为大军区正职待遇。19889月离职休养,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526月,39军军长吴信泉(左)与副军长张竭诚(右)在朝鲜前线指挥所指挥作战。


战争年代,将军战必胜,攻必克;和平年代,将军言必信,行必果,事必廉。

有国才有家

19515月,将军回国汇报工作后,又去了辽宁辽阳,当时正好他的家人都在那里,部下就劝他顺便回家看看,没想到将军来了脾气,雷霆大发“我辽阳是工作的,不是探亲的!谁不想老婆孩子?可那么多指战员都回不了家,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回家?我以后还怎么带兵?虽然相隔不远,将军硬是没有回家。

后来,将军常常夫人说:“我知道你一个人带那么多孩子不容易,但有国才有家,我不能舍大家顾小家,宁可负你一人,也不能负国家。

19698月,军委炮兵副司令员吴信泉(左一)陪同周恩来总理(左二)视察全军反坦克武器实弹射击试验场。

不一样的衣服

将军家的孩子多,共有8个儿子、4个女儿,是全军第一大家庭。由于家里人口多,将军夫妇省吃俭用,可是工资还是不够用,经常捉襟见肘。孩子们的衣服总是大的穿旧了,小的捡,外衣穿旧了,缝缝补补当内衣穿。鞋子和袜子也总是反反复复地补,补丁摞补丁。

之前,学校是发衣服的,有的孩子不愿意穿,将军就说:“有衣服穿就不错了,还有很多人连衣服都穿不上,以后谁要挑三拣四,就别上学了!

到了1955年,部队的工资改成了薪金制,衣服都要自己买,将军非常发愁一咬牙,给妻子买了一台缝纫机,要妻子学着做衣服。至于衣料,将军最后想到了部队废弃的降落伞,就对后勤部门的人说:“给我留意点,等到降落伞用报废了,就送给我,我自有用途

将军夫人报废的降落伞的金黄色料给女儿们做裙子,用白色布料给儿子们短袖衬衣,同学们都夸他们的衣服漂亮,最鲜艳。但是,仔细一,就露馅了,同学们不可思议地说:“你爸那么大的官,怎么给你们穿这样的衣服啊?

1972年夏天,吴信泉、俞恩如夫妇与子女们合

有什么困难自己克服

将军功勋赫赫,位高权重,但子女长大后,将军有言在先:“我的权力是人民给的,只能为人民服务,你们谁也别想跟着我占便宜,有多大能耐就吃多大碗的饭,别想着走后门,谁敢走后门,我就打断谁的腿!将军也从不授意让部下关照自己的孩子。19652,将军在西安炮兵技术学院因劳累过度生病,住进了西安四医大附属医院女儿淮阳在周末来照顾他。时任“四医大”政委、老部下李其华才知将军女儿就在“四医大”上学,李其华说怎么不早告诉好去学员队看看淮阳,让淮阳家里将军说:“不用麻烦你,孩子在这里很好,就是有什么困难,也让她自己克服,不是小孩子了。”李其华说:“不少领导干部都托我关照他们在校学习的孩子,司令员您是唯一一个例外。

不要搞特殊化

1965年,将军在西安"四医大"附属医院住院期间,李其华因没有干部病房,让将军住进普通病房而表示歉意,将军说普通病房很好。李其华妻子给将军送鸡汤,将军再三说:这里伙食很好,大家都一样,不要搞特殊化。李其华感慨地对将军家人说:“首长还是和过去一样啊!1935年底首长生病住在15军团休养所时,我们为了他早日恢复健康,为他炒盘鸡蛋,烧碗鸡汤,吃过两次后,他知道是专门照顾他的,就再不许做了,并且很严肃地对我们说:大家都是休养员,我不能搞特殊,大家吃什么,我吃什么。后来,休养所让警卫员把首长的粮、菜、油和盐领回到窑洞,自己做着吃,结果将军还是不让这样做,硬是让警卫员把领回去的东西全部送了回去。

199242日,将军走完了波澜壮阔的一生,弥留之际还不忘一字一句告诫子女:我是一个无产者,什么都没有给你们留,沙发、地毯、家具都是公家的,就留给你们一句话——永远跟党走……死后不搞遗体告别,什么仪式也不要,不要给组织上添麻烦。将遗体捐献给“三O一”医院解剖,让医生们去研究。不得向公家提出任何要求不劳动者不得食,不爱劳动就是与人民为敌,我希望我家第二代对第三代严格要求,做出一番事业,做有益于人民的人。

作者:编研展览股

责编:翁吉祥

来源:平江县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