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涝灾害防病知识科普视频)
!/ignore-error/1&pid=13214388)
!/ignore-error/1&pid=13214397)
▲汛期重点疾病防治
肠道传染病
是洪涝灾害后常见传染病,包括细菌性痢疾、伤寒、甲型肝炎等。因为洪水中可能存在人类和动物通过粪便排出的伤寒、痢疾、肝炎等细菌、病毒,同时苍蝇、蟑螂、老鼠的活动污染食物,人们食用被洪水污染的食物、水源而感染出现腹泻、呕吐等急性胃肠道症状。
自然疫源性疾病
包括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主要是接触被鼠类尿液污染的水或食物而感染,可出现发热、全身酸痛等症状,重者可因肝肾功能损害、肺出血而危及生命。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俗称“红眼病”,该病传染性强、传播快。接触了病人用过的洗脸盆、毛巾、书籍、玩具、钱币等或在脏水中游泳后均可感染,出现结膜充血、眼睛烧灼感。
皮肤病
洪涝灾害中,人体与江、河、沟水长时间接触,各种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或化肥、农药及其他污染物,都可以经皮肤侵害人体,导致皮肤出现脓疱病、湿疹、皮肤炎症等。
另外洪涝灾害导致蚊虫孳生,被蚊虫叮咬还可能引起乙脑、疟疾等蚊媒传染病。
▲注意饮水安全
预防肠道疾病
1.千万不要喝生水,消毒过的水也要烧开后再饮用。
2.洗菜、煮饭、漱口等日常生活用水也必须用消毒过的清水。
!/ignore-error/1&pid=13214403)
3.漂白粉或漂白精片等应避光、干燥储存,防止被儿童、家畜误服。
4.人和动物的粪便、动物尸体等进行消毒、填埋等无害化处理,不要随意排放或丢弃。
▲防蚊灭蚊
减少虫媒传染病传播
洪涝灾害后,蚊虫孳生,极易造成乙脑、疟疾等虫媒传染病的传播。
1.尽量不在野外露宿,穿长裤,可以利用蚊帐、纱窗等进行物理阻隔,皮肤可以涂抹含避蚊胺成分的驱蚊液,防止蚊虫叮咬;
2.杀灭蚊虫,控制蚊虫孳生的主要方法有:
①室内可以喷洒商品气雾剂进行杀灭;
②室外蚊虫密度高时可喷洒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进行杀灭,喷洒时应避免吸入和皮肤接触,保证人畜安全;
③清除房前屋后的积水等蚊虫孳生地,无法清除的大中型水体可以喂养鱼类,这是防止蚊虫孳生的最有效手段。
▲洪涝期间
鼠传疾病不可小觑
洪水灾害极易造成疫病流行,一些多年不发生或很少发生的疫病,由于洪水的缘故,亦有可能发生,因而洪灾地区的健康教育宣传和防病防疫工作不容忽视。
责编:明毅 汪大庆
来源:怀化市疾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