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概况】
名称由来 镇境原“石立如削”(《沅江县志》语),后沉陷,仅存一小山包,因四周边有东波湖、七里湖、筲箕湖、净下湖环绕,故名泗湖山。
地理位置 位于东经112°30′17″~112°43′27″,北纬28°53′55″~28°58′52″。地处市区东部,东与茶盘洲镇毗邻,南傍篙竹河,西与共华镇接壤,北濒草尾河。镇人民政府驻泗湖山村。距市城区40公里。
政区沿革 新中国成立初为东丰乡,属阳罗洲区管辖;1950年,从湘阴划入东安、中和两垸,并入东丰乡,属沅江县第八区管辖;1954年溃垸后,境内整修为双华垸称双华乡,仍隶第八区;1956年撤区,1958年并入共华人民公社,1961年设共华区,境内为双华公社;1965年设泗湖山区,1995年建泗湖山镇。
2020年,设华红村、东安垸村、光复垸村、朱冯村、石子埂村、华星村、两鲜村、中和村、净下洲村、坪塘岭村、北港村、和平村、南竹脑村,另设泗湖山社区;共455个村民小组,10个居民小组。
人口面积 2020年,辖区总户数27737户,总人口6229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626人,农业人口57673人;另有流动人口约1600人。总人口中男性32114人,占51.55%;女性30185人,占48.45%;是年,人口出生474人,人口出生率7.21‰。
辖区东西最大距离21千米,南北最大距离9.5千米,总面积102.37平方千米,其中陆地82.71平方千米,占80.8%;水域19.66平方千米,占19.2%。
地形地貌 系洞庭湖平原。地域狭长,呈西高东低走势,海拔27~31米。
水文 属洞庭湖水系,南有篙竹河,过境段长19千米,北有草尾河,过境段长21千米。
【经济发展】
泗湖山镇属洞庭湖冲积平原区,土地肥沃,是沅江粮、棉、油、麻主要产区之一。1986年前后,苎麻价格超常高位运行,该镇产量占全市第二位,仅用两年时间,群众就拆平房建楼房。2010年后,镇政府加大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发展经济作物和养殖,加工业、压麻扩大棉花、油菜、蔬菜种植,加大养殖专业户,重点户扶持;镇依托面向漉湖、南洞庭湖湖洲的优势,新建大小数十家芦笋厂,成为沅江第二大芦笋集中加工区。此外,该镇外湖水域广阔,外捕内养,渔业生产一直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项目。
2020年,全镇实现农业总产值1.86亿元,工业总产值16.6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5.3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7328.75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590元。
种植 全镇常年实有耕地总面积102357亩,其中水田54065亩,旱地48292亩。全年农作物种植总面积291792亩,其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04951亩,总产42297吨,亩产403公斤。
养殖 畜牧水产以猪、牛、羊、鱼为主。
林业 境内林木积蓄量119150立方米;全镇芦苇(间林)面积13000亩;垸外和渍堤防护林面积1500亩,森林覆盖率7.73%。
【社会事业】
教育 2020年,全镇有幼儿园(所)8所,在园幼儿565人,教护人员66人;中小学校6所,在校学生1645人,教职员工214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小学升初中率、初中入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科技 2020年,全镇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72个,其中示范社11个,农户5141人;家庭农场112个,其中示范农场21个,共经营耕地22490亩。
脱贫 2020年,实现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1147户2254人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成功出列,消除了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和农村人口的绝对贫困问题。
该镇群众文艺创作活跃。三洲嘴村楹联作家李曲江的作品在省内外享有盛誉。1993年,毛主席诞辰100周年时,他应湖南第一师范之请,撰写“兴学育才,一校非天阊帝阙;风骚文采,有生超汉武秦皇”被采用并授一等奖;1995年,在“沅江市联”海内外大赛中,李作“登阁上青云,回首潇湘,是谁将衡岳洞庭和盘托出;举头近红日,寄身天地,待我把白云明月信手拿来”获一等奖。1997年,群益村农民李建国以一首《歌颂心中的祖国》获全国农民诗歌(创作)大赛一等奖。鲜鱼塘村农民聂孟德写出《青蛇》《红狼》《黑鹫》三部曲共170万字的长篇小说出版发行。文林村农民鲁德福走遍湖南、新疆、福建、甘肃等省,收集、整理左宗棠资料,写出50万字的长篇小说《再世诸葛左宗棠》,深受广大读者喜爱。1997年,泗湖山镇被湖南省人民政府授予“群众文化艺术之乡”称号。2010年,益阳市和省楹联协会在镇召开“李曲江楹联艺术研讨会”,2013年沅江市出版《李曲江楹联集》。
医疗 2020年,全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57个,其中镇卫生院1所,血防院1所,分院14所,村卫生院41所,共有病床250张;有专业卫生人员124人,其中执业医师13人,执业助理医师16人,注册护士66人;是年,医疗机构完成诊疗6.5万人次,病床使用率80%。
社保 2020年,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57户,人数62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727户,人数1059人;农村五保户供养484人,其中集中供养78人。
【环境保护】
空气质量提升。关停两家粘土砖厂和一家纸厂;全面禁止露天垃圾和农村秸秆焚烧,空气质量明显好转。
水体治理有方。以河长制湖长制为总揽,推进北港长河三大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北港长河全面退出水产精养;稳妥推进禁捕退捕工作,拆除农用船舶1128艘,喷码保留1708艘;“三无”船舶拆除241艘;按“治四乱”要求对泗水船厂、三洲咀船厂整治到位;完成黑臭水体整治、牛羊淘汰工作任务。
土壤防治有效。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加强对保洁公司和垃圾中转站的监管;完成91户33792平方米畜禽退养,督促规模养殖场完成标准化改造。
责编:新媒编辑
来源:沅江市融媒体中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