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重视对历史的学习和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和运用,善于从不断认知和把握历史规律中找到前进的正确方向和正确道路,是我们党之所以能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
20世纪初中国发生的巨大历史变革中,英勇的耒阳人民为中华崛起,曾经演绎过惊天动地、影响深远的伟大壮举湘南起义,留下了许多革命活动遗迹,涌现出许多出类拔萃、独领风骚的英雄人物,这块红色土地上的红色历史不能湮灭,革命斗争故事无法忘怀。
为发掘尘封的感人故事,宣传革命先烈的光辉事迹,弘扬革命精神,打造红色文化,助推耒阳转型发展,将耒阳红色文化旅游经济做大做强,全媒体中心、市委史志办从4月初起在各媒体策划开辟专栏《红色耒阳·故事汇》,集中宣传报道。现推出第一篇《梁家祠堂——湘南起义指挥部旧址》,以飨读者。
梁家祠堂——湘南起义指挥部旧址
湘南起义指挥部旧址(梁家祠堂)位于耒阳市水东江街道办事处水东江村16组。
1926年6月,国民革命军北伐时期,叶挺率北伐先遣独立团路过耒阳粱家祠堂时,受到当地领导和民众的热烈欢迎。北伐战争胜利后,共产党领导的工农革命运动风起云涌,席卷了耒阳各个角落。水东江一带的农民,在中共耒阳县地方执委领导下,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运动。农民群众聚集在梁家祠堂,召开了水东江农会成立大会。为庆祝这一喜事,农会会员们还在祠堂前搭起了戏台,唱了3天大戏,耍狮子舞龙灯。此后,梁家祠堂成了水东江农会领导机关驻地。
1928年2月16日,朱德率领工农革命军,在耒阳农军配合下,攻占了耒阳县城,并把工农革命军司令部设在梁家祠堂,坐镇耒阳,指挥湘南各县武装起义,建立红色政权。湘南起义沉重打击了农村封建地主势力,动摇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3月,经耒阳县委负责同志介绍,朱德和伍若兰在战斗的岁月里结为革命夫妻,并在梁家祠堂举行了简朴的婚礼,他们在这里度过了人生最美好的时光。
为了镇压湘南起义,蒋介石调集7个师的兵力,分南、北、西三路围攻,对朱德起义部队实施“协剿”。衡阳“剿匪”司令李朝芳的3个师对耒阳构成重兵压境,直接威胁。面对极为严峻的军事形势,朱德决定撤出湘南,实行战略转移。3月29日,率部队从梁家祠堂出发往安仁、永兴向井冈山转移,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梁家祠堂,原是耒阳梁氏家族第二房的祠堂,始建于清朝同治年间。建筑占地面积420平方米,坐北朝南,砖木结构,悬山顶,小青瓦覆面。
湘南起义指挥部旧址(梁家祠堂)于1956年3月被耒阳县人委会列为耒阳县重点革命文物保护单位,1979年12月被耒阳县革委公布为耒阳县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4月再次被耒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耒阳市文物保护单位。
责编:梁昕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