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区紧跟国家战略部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积极探索农业数字化、智慧化,在推动农业农村发展中闯出了新路子,取得了新成效,大力发展“互联网+农业”,在规模和效益上下功夫,提升农业比较收益,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动力。
自2018年以来,我区通过“园区+公司+合作社+农场”的模式推广优良品种、推广集成配套技术,实行从种到收全程标准化生产,推进农药化肥减量化,开展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已全面实现从种植、施肥到收割全过程的机械化。同时,采用先进信息技术,已运用智慧管理平台,搭载环境监测系统、设施管控系统、水稻“四情”监测预警系统、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等多个智慧系统。
中联智慧农业示范基地
2021年,我区启动西洞庭管理区智慧农业(数字大米)科研项目,通过对西洞庭智慧农业示范基地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逐步布局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卫星遥感等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水稻生产进行数字化改造,已实现水稻种植全过程各环节信息动态感知、监测预警、精准作业、智能控制和稻米质量安全可追溯。同时,我区与中联智慧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于 2021年4 月签订西洞庭管理区智慧农业(数字大米)科研项目采购合同,中联智慧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将为西洞庭管理区智慧农业 (数字大米)科研项目提供技术支持,自西洞庭中联智慧农业(水稻)项目落地以来,靠着我区优质的水土环境和中联重科智慧农业基础与品牌影响力,一个以高档水稻、优质大米品牌为目标的智慧农场已初具雏形。
(中联智慧水稻实验基地负责人 奚伟:中联智慧农业通过天、空、地、人、农机五位一体多维度的数据采集,结合我们的算法模型进行综合性的分析,能够实现农业生产全过程信息感知、智慧决策、精准执行,对于进一步提高粮食产量与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重要的技术保障。所以我们中联智慧农业在西洞庭的科研阶段也实现了粮食生产降本、增产、节肥、减药等效果,相对于传统的农业种植,我们通过今年的验收数据可以得到每亩的成本节约了100至200元,产量的增加大概在7%到14%左右,大米品质通过检测检验也是高于传统种植的,(年收入)人均增加 800元左右。)
柑橘是我区主要农产品之一,目前我区柑橘种植面积约 2.3 万多亩,年产量 6.9万吨,年综合产值达11040万元。采用园区+公司+农户的方式,已形成从柑橘种植-柑橘产品精深加工-柑橘副产品加工-柑橘产品和副产品销售的集柑橘培育、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2019年我区已建设2万亩优质柑橘种植基地,以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标杆为目标,探索先进的农业生产模式,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采取宽行密株、机耕道生草、起垄栽培模式,采用以色列水肥一体化灌溉设施、现代化防虫除草装置,实现种植和病虫害防治全自动化管理。
家家红万亩柑橘基地
(家家红技术部经理 唐帅:我们引进了以色列水肥一体化灌溉设施、意大利自动化农用机械设备,实现了种植过程机械化、自动化管理,不仅有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提高了每亩单位产量,实现了较大突破,还增强了柑橘生产的抗风险能力,为常德乃至湖南省信息化、智能化、规模化柑橘种植、推广提供了成功案例样板,为全市乃至全省柑橘种植、推广起到了重要的、积极的作用。柑橘基地应用信息化的种植后,土地产出率提高了2倍;提高了水肥资源利用效率,使用水肥一体化比常规施肥节省肥料50%-70%,节水率达30%-70%;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减少了劳力投入,降低了50%的人力成本;每年为周边农民增加劳务收入500万元,实现税收1000万元。)
西洞庭水稻及柑橘的信息化种植,辐射带动了周边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当地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带动了周边农业经济迅速发展,解决了当地200多农民就业。同时带动了区域乡村旅游业经济发展,增加了区域与周边城镇的商业往来,促进了区域内休闲观光旅游业的发展,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社会需求。
(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 唐威:我区通过农业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提升了西洞庭农产品市场影响力,打造了西洞庭健康农产品品牌,同时还促进了农业基础设施的大大改善,抗灾能力增强10%以上,水稻种植机械化程度达到了80%。当前我区几个主要水稻种植合作社都应用了水稻种植智慧管理平台,促进轻型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从根本上减轻了农业劳动强度,告别了传统农业中“三弯腰一肩挑”的手工操作。下一步,我局将加强对智慧农业从业人员素质提高,不定期邀请智慧农业专家对农业经营主体进行技术指导与培训,开展智慧农业知识宣讲,组织农业经营主体学习参观,加强他们对智慧农业的认识与了解,助推全区智慧农业快速发展。)
西洞庭将以中联智慧农业(水稻)产业园建设为依托,充分运用好“国家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这一“国字号”农业招牌,借助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加快推进农业管理数据化、生产智慧化,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努力打造全市乃至全省的数字农业标杆,成为全国极具影响力的品牌,助力乡村振兴。
作者:高俊
责编:彭雅婷
来源:西洞庭管理区融媒体中心
专题
评论